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繁缛华美的战国玉器
河北平山中山国一号墓出土战国中期玉环形饰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公元前475至前221年的战国时期,周王室彻底沦为时代的看客,以“战国七雄”为代表的大国崛起,延续着春秋以来对峙兼并、战争频仍的局面。然而,就在这样糟糕的年代里,文化和艺术却继续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反映在玉器方面,随着“君子比德于玉”与“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观念的深入人心,重生轻死的人本情结得到了更多关照,日常佩带和执用的生活用玉,成为战国玉器的主流,同时也使其焕发出不同以往的独特魅力。
战国玉器的器型种类,依然可以像春秋时期一样,分为礼器、武器(仪仗)、装饰品、工具、生活用具与杂器等,但专用于祭祀祖先与神祇的玉礼器(如山东烟台芝罘阳主庙旧址所出的两组祭祀玉器),或随葬墓中以象征身份的丧葬用玉,多选择质地较差的玉料,甚或干脆采用石料制作,琢工纹饰均显粗略。设计巧妙、造型精致、纹饰华美、玲珑剔透、赏心悦目的玉器,则多为各种生活用玉,其中又以各式各样的玉佩饰最为风行。除了传统佩饰外,带钩、龙形佩、舞人佩、剑饰、韘形佩、印章等新兴器类,迅速崛起,成为新的时代弄潮儿。
由于普遍使用铁制琢玉工具,战国时期的制玉工艺取得了飞跃式的革新和提升,圆雕、浅浮雕、镂雕、阴刻,各式技法灵巧娴熟,其中浅浮雕和镂雕成为战国玉器造型和琢纹的常见技法,出现了曾侯乙墓(属战国早期)十六节龙凤形玉饰那样,用一块玉料剖解出数件活环相扣的套链式玉佩饰的高超技艺。
高超的琢玉技艺,造就了战国玉器繁缛华美的纹饰与造型。战国玉器纹饰丰富多样,变化无穷,螭纹、兽面、龙纹等各具特征,但主体纹饰还是由双钩龙纹解体变异而来的各式纹样。战国早期,S形、蝌蚪形、如意头形、逗点形等抽象纹样,彼此勾连,仍可依稀对应龙头上各种器官。到了战国中晚期,便省减演化为单一的谷纹、云纹、勾连云纹或蒲纹。与此同时,战国玉器的形体造型,非常强调变化中的对称与均衡。大多数战国玉器的形体造型及其纹饰,左右完全对称;龙形佩等少数器类,虽然身姿蜿蜒翻转,充满灵动,但于曲折缠绕的动态中,始终保持了一份均衡感。河北平山中山国一号墓出土的一件战国中期玉环,环体饰绞丝纹,外壁雕琢三条回首、拱背、卷尾的小龙,正是战国玉器于不对称的灵动中追求总体均衡的典型范例。
编辑:付裕
关键词:战国玉器 河北平山中山国一号墓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