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汉代玉器的六大分类
夔龙蒲纹玉璧
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龙
“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启迪着雕刻家、诗人、画家文人的无限灵感”,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段话。确实,玉汲取了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具有纳以百川的包容性。玉的特点在于它具有的五光和十色,有明有晦、有强有弱,折射出历史的光谱。玉,之所以为玉,是人类文明的造化;玉,之所以为人们所尊所爱,是因为在这块“美丽的石头”上闪耀着人类文明的魅力光辉。从质朴温润的“石玉”,到宗教图腾的“神玉”,从有礼有制的礼玉,再到谦谦君子的“德玉”,玉的文明史实际上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玉器是中国古代最为常见且流传最为久远的器类之一。在长达七千年的漫长岁月之中,玉器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玉,乃“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玉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而在辉煌的大汉时代,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新疆软玉开始源源不断进入中原。有了上佳的原材料,玉的加工制造自然有了质的飞跃。同时由于文化思想的升腾,玉器不仅仅局限于佩戴装饰之用,其用途大大地被拓宽,玉器的种类开始变得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因此在汉代楚王及楚国高官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我们根据这些玉器的形制和用途,将它们大致分为六个大类,即礼仪用玉、丧葬用玉、日常用玉、装饰用玉、玉艺术品和辟邪用玉等。我们打算利用这些出土的玉器,让大家对汉代玉器的分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汉代精美绝伦的玉文化有所认识。
1. 礼仪用玉
自先秦以来,礼仪用玉一直是玉器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据《周礼》记载,先秦时代的玉礼器主要有璧、圭、璋、琥、兵器等七种,但是到了西汉时期,玉礼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在原来的七种玉礼器中,除了圭和璧还有兵器仍然用于礼仪活动外,其余四种均不再用作礼器。当时玉璧的用途也分两种,一种天子用于祭祀的玉璧,另一类玉璧主要用于佩挂,这类玉璧的制作很讲究装饰的华美且多用透雕手法,从而使玉璧的形态变得丰富多样。
如图1是夔龙蒲纹玉璧。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直径22.5厘米,青玉制成,璧用同心圆绳纹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涡纹,外区为变形夔龙纹。根据该玉璧的尺寸和质地推测,该玉璧应是祭祀礼器。图2,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戈???7.2厘米,高11.2厘米。整体玉戈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动物形象生动传神,堪称西汉玉雕艺术品中上乘佳作。这件玉戈的刃部未见使用的痕迹。当属于礼兵器。
2. 丧葬用玉
重视丧葬的社会风气是汉代人观念意识的又一体现。道家认为玉是“天地之精”,是“阳精之纯”,故而当时有吞食玉屑能致长寿之说。汉代的葬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窍塞、玉琀、玉握和玉面饰等。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由金银丝等材料编缀玉片成人形并着于死者身上,即所谓“金缕玉衣”;九窍塞是用来堵塞尸体九窍的玉器,以此防止尸体的腐朽,还有玉棺等。
子房山三号汉墓出土的玉面罩有23块玉片,勾勒出人的五官,较为形象写实。人们对它的观念与玉衣相同。
3. 日常用玉
作为日常用器的玉制品的数量相对较少,这恐怕与玉材的特性有关,汉代的日用玉器主要有杯、盒、卮、枕、印、带钩和玉砚滴等。从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日常用玉中也不乏构思奇巧的精彩之作。如图3,为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耳杯,高3.8厘米,口径11.1到14.3厘米,玉色清白呈半透明状,通体抛光,尽显质朴简洁之美。耳杯常用于饮酒,也可用于食器。
4. 装饰用玉
装饰用玉器历来是玉器艺术中品类最为丰富,造型和纹饰最为多样的一类,汉代的装饰用器也是如此。尤其是用作佩饰的玉器,汉代在继承先秦风习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汉代佩玉的品种主要有各种透雕装饰的玉璧、玉璜、玉珠、玉人、玉环、玉管等。特别是在艺术风格上,汉代玉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东洞山二号楚王后墓出土的龙凤纹玉环为素面或作绞索形。最具代表性的是龙凤纹玉环,如图4。该器直径7.9厘米,玉环黄白色,通体透雕。整环以三条虺龙蟠绕而成,环身透雕有熊、凤鸟及卷云纹。
如图5,为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龙,长17.5厘米,宽10.2厘米,以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晶莹有玻璃般光泽,造型为单体龙,张须露齿,双目圆睁,把龙潜深渊、蛰伏待时的意蕴刻画得淋漓尽致。玉龙眼睛下方有一钻孔,为佩戴时的细穿用孔,表明这件玉龙为配饰。
5. 玉艺术品
汉代玉器中纯粹用作欣赏的艺术品的数量并不多,但却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性和工艺制作水平。
如图6,是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玉熊,长20.3厘米,宽8.3厘米,高6.6厘米,玉熊为青玉质,俯卧状。颈部带有项圈,体型肥硕,表情憨态可掬,熊的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图7,为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石豹。长23.5厘米,宽13厘米,高14.4厘米。石豹以青灰色大理石雕成,双目圆睁,瞪眼前视,双耳直竖,脖颈上佩戴有华丽的嵌贝项圈。豹体肥硕,显得雄壮而又温顺。简洁凝练,概括而传神。
6. 辟邪用玉
另外,汉代玉器中还有一类辟邪用品,如图8,为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管。长26.2厘米,宽2.9厘米,玉管为两根同样细长圆管并联而成。两端连接处各以浅浮雕技法雕出一兽面纹。兽面双目圆睁,显得十分威严。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辟邪有关。
就艺术的整体而言,玉器只是汉代艺术大树上的一个小分枝而已,但它却能从一个角度折射出汉代艺术的基本风貌,传递着汉代人的思想观念,为后人开启了一扇通向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之门。
编辑:付裕
关键词:汉代 玉器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