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各地跑马圈地建产业园 3D打印无序发展恐重演光伏悲剧
技术、应用等多重掣肘尚难突破
理性投资促进应用是关键
目前国内3D打印产业规模很小,发展却有点过热。如果企业和资本大量涌入,短时间内不可能产生效益。“希望理性投资,切实提升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而不是盲目跟风,炒作圈钱。”
专家认为,3D打印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西方发达国家目前都在抢占新兴制造业战略制高点。但我国目前国家层面的发展纲要或规划尚未出台,3D打印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也尚未建立起来,市场成熟度不够,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李涤尘认为,新的技术带来社会变化、产业革命,需要提前布局,对3D打印所带来的技术变革,一方面要客观认识其发展优势和作用,另一方面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即要么不引起重视,要么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当前,关键是要突破和掌握3D打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实现3D打印全产业链的自主创新,防止和避免沦为产业链低端,成为廉价劳动和加工制造基地。专家建议成立专项,对3D打印技术和材料进行集中攻关。他们认为,目前北京、西安、武汉等已经形成有实力的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应该以这些地方为中心合理布局加大扶持,而不能再走上“撒糊淑面”的老路,在全国到处“点火冒烟”。
林峰认为,目前国内3D打印产业规模很小,但发展却有点过热,如果企业和资本大量涌入,短时间内不可能产生效益。扩大市场和应用才是各地应该做的,从应用的角度促进发展是比较好的思路,而不是一哄而上地生产设备。
他说:“我们希望理性投资,切实提升3D打印的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弥补中国3D打印产业的短板和软肋。比如材料研发、软件开发、创意设计、商业模式创新等,而不是盲目跟风,炒作圈钱。”政府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对3D打印的基础研究和开发阶段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引导大家使用3D打印,扩大应用范围。
专家指出,中国的3D打印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容量较小,应该在支持技术开发的同时,扶植3D打印的市场开拓,包括3D打印的应用、服务、教育培训等。只有市场应用进一步拓宽,3D打印产业才会真正发展壮大起来。
编辑:罗韦
关键词:打印 产业 技术 发展


雄安“绿色拆除”10小时夷平8000平米建筑
尼日利亚村庄遭袭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73人
亚美尼亚议会选举反对党领导人帕希尼扬为新总理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
匈牙利新一届国会成立
马来西亚大选即将举行
强降雨来袭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慰问演出在四川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