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冯天瑜:甲午战争双甲子祭
12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进步,一改积贫积弱旧观,但前望诸先进,我们还有相当差距,丝毫不可懈怠,不可旁骛。120年前,这是中国存亡之要端,今日仍是中国复兴之要端。
120年前的7月,蓄谋已久、精心备战的日本对清朝陆海军发起突袭,清廷消极应战,日军在朝鲜、辽东重创清朝陆师,在黄海全败北洋舰队。1895年4月,“海陆交绥,战无一胜”的清廷,由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在日本下关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控制朝鲜,掠占台湾,索取库平银二万万两赔款,加上“三国干涉还辽”追加三千万两赔款,共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日本十年的国库收入。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日本则得以在帝国主义路径上狂奔。
历史是最好的导师。百余年前甲午战争昭显的教训深切,现略陈其二。
一、 后发国家向近代文明转型的速与迟,主动、认真与被动、敷衍,切关生死存亡
如果说,中古是一个分散的世界,各国可在封闭中存续,相互少有干扰;而近代则从分散走向整体,各个闭锁的中古文明渐次为商品和坚船利炮所打破,各民族国家被纳入决定盛衰存亡的竞技场。同处东亚、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两国,数千年间徘徊于农耕文明轨范,至19世纪中叶,两国同样面临西方列强东侵的威胁,经历着千古未遇之奇变,存在着严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危机,而中日两国的应变态度,却差别巨大,仅历半世纪,两国的国势迥异。
日本两百余年的锁国状态于1853年被美国倍里舰队打破,江户末期(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幕府将军到诸藩武士皆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并迅速践行:设置洋学所、洋书调所,派遣留学生,培养通晓西洋近代文化的人才(福泽谕吉、津田真道、西周助等),实行财政改革和军制改革,又结束锁国体制,实行开国政策。1868年发端的明治维新,更以“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废藩置县”为基本国策,经二三十年努力,初步建立近代工业体系和东亚最强大的陆海军,并且颁行宪法,建立责任内阁,跨入近代国家门槛,“脱亚入欧”,跻身列强。
反观中国,面对近代性挑战,虽有个别先觉者发出“师夷制夷”的呼唤,但总体言之,朝野上下反应十分迟钝。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20年间,经济、政治、军事皆裹足不前,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以后,才有限度地展开远不健全的洋务新政。经30年蹒跚缓进,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其近代化程度与日本幕府末期水平相当,有些方面还有不及,与明治维新相比更相差悬远。仅以军制而论,日本先后以法、德陆军为样板,建立多兵种协同的师团制,而清朝最有战斗力的湘军、淮军还沿袭勇营制,完全不适应近代战争。至于朝政的低能、腐败,派系争斗、掣肘,更是惨败的肇因。总之,甲午战争爆发之际,中日近代化发展程度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甲午战争中败日胜,实属必然。
中日甲午战争的胜败,是两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社会近代化变革成绩较量的结果。反复检阅这两份“成绩单”,当激发中国人义无反顾地全方位推进现代文明建设。12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进步,一改积贫积弱旧观,但前望诸先进,我们还有相当差距,丝毫不可懈怠,不可旁骛。120年前,这是中国存亡之要端,今日仍是中国复兴之要端。
二、 对外扩张是日本固有国策,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这种文化传统至今仍在日本发生作用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前承16世纪丰臣秀吉征伐朝鲜、觊觎明朝,后启20世纪30—40年代的侵华战争。置之更广远的历史背景观照,则是日本自古以来“八纮一宇”构想的强势践行。日本侵华,有着久远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本人有专文论此,不再赘述,但需要特别申述的是——
(一)甲午战争是日本挑起的非正义侵略战争,而日本却称之“义战”(内村鉴三语)、“文野的战争”(福泽谕吉语),百余年来这种强盗逻辑没有在日本受到驳正。二战以后,日本未能认真清算其对外侵略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将这种传统推尊为“国粹”。丰臣秀吉、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山本五十六等外战巨孹,被尊之“战神”,视为日本史上的军事英雄,受到顶礼膜拜;佐藤信渊、吉田松阴、福泽谕吉则是广受敬重的思想家,力倡侵华、侵朝的福泽谕吉的头像一直印在万元钞票上,便是明证。现代日本右翼政治家(从岸信介、小泉纯一郎到安倍晋三等)及右翼文人(三岛由纪夫、石原慎太郎、百田尚树等)强劲地坚持并弘扬这种历史传统,并在民众中拥有一些支持率,这是必须重视的文化现象。
?。ǘ┤毡镜亩酝馇致裕⒎墙鲇芯抡鞣ヒ煌?,还有怀柔致远一法,在朝鲜半岛、在中国东三省皆如此。其对台湾的侵占,在完成军事攻略以后,用力于全方位的社会建设,并长期推行“皇民化”,其后续力至为深远。日据台湾50年,后此已历70年,而日本对台湾的影响仍称深巨,至今台湾还有“日据”、“日治”之争,这既有不同的现实政治考量在起作用,也是历史因缘发出的回响。
中日甲午战争去古未远,中方惨败的痛楚至今犹在切身。痛定思痛,中华民族当奋起、当团结,排除种种干扰和阻力,在现代文明轨道上锐意精进。
作者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罗韦
关键词:日本 甲午战争 中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