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故宫明代梅瓶PK扬州元代梅瓶:永乐皇帝是白瓷控
即将亮相扬州博物馆的“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故宫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昨天,本报披露了参展的部分玉器珍品,让读者大饱眼福。陶瓷器也是该展览的一大亮点,今天,记者再次邀请专家推荐了即将亮相的部分陶瓷类文物。
宋·哥窑青釉梅花式洗
宋·哥窑青釉梅花式洗
别具一格的“缺陷美”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为装饰而著称。此次来自故宫的哥窑青釉梅花式洗,就让我们领略了这一特色。
只见它呈梅花式,洗心微向内凹,底部有五个小支钉痕。通体施灰青色釉,釉色莹润,釉面布满黑、黄两色大小纹片,俗称“金丝铁线”。
【专家解读】
哥窑釉面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哥窑瓷器釉质凝厚,釉色沉稳,因其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烧成时口沿处釉熔融垂流,釉层变薄,遂隐现酱紫色胎骨。宋人将这种开片纹作为缺陷美来装饰器物,使之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审美趣味。
哥窑青釉梅花式洗胎体厚重,造型优雅大方,是典型的传世哥窑器物。
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
清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
寓意“龙凤呈祥”“寿山福海”
通体以斗彩为饰,盘心绘龙凤戏珠纹,内壁绘八对红、绿相间排列的缠枝并蒂莲,莲花中心有一篆书“寿”字。折沿上满绘祥云图案。盘外壁绘海水、山石、灵芝、蝙蝠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
【专家解读】
雍正斗彩无论在器物造型设计,还是纹样绘画布局,乃至色彩渲染的配合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传统斗彩中加入了粉彩,使色彩显得更加亮丽柔和,突破了明代斗平涂彩料的局限,使纹样富有立体感。
这件雍正斗彩龙凤纹折沿盘形制较大,形体规整,纹样的绘画繁复,构图满密。所绘纹样具有“龙凤呈祥”“寿山福海”之吉祥寓意。
明永乐·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明永乐·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洁素莹然”,凸显永乐皇帝喜好
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可谓闻名海内外,记者打探中发现,故宫博物院此次参展的陶瓷器中,也精选了一件梅瓶。
这件梅瓶,高27.8厘米,瓶小口,肩下渐敛,胫处略外撇,圈足,砂底无釉。通体施甜白釉,釉面暗画3组纹饰,依次为卷草纹、缠枝莲花纹、折枝花卉纹,以弦纹间隔。
【专家解读】
永乐时期甜白釉器物是宫中主要用瓷,据1989年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在永乐前期地层出土瓷器中甜白釉瓷器占98%以上,这或与永乐皇帝的喜好有密切关系。
据文献记载,永乐皇帝朝夕喜用的是“洁素莹然”的素白瓷器,即甜白釉瓷器。此件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协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编辑:陈璐阳
关键词:故宫 梅瓶 白瓷 扬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