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收藏“红色文献”正逢其时 备受收藏家追捧
近年来,被集藏爱好者称为“红色文献”的革命历史资料,在收藏市场上备受投资者追捧,价格扶摇直上,不少藏品拍卖价迭创新高。如2012年6月中旬,在上海泓盛春季拍卖纸杂文献专场上,一本1848年出版的瑞典文原版《共产党宣言》因其出版年代较早、存世非常稀少而备受追捧,经众多买家几十轮的博弈,最终以80万元的天价成交,“红色文献”收藏可谓正逢其时。
“红色文献”存量稀少、文物价值高
所谓“红色文献”,主要指1921年7月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至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之间由中国共产党机关或各根据地所出版发行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党的领袖著作、党组织各类文件及根据地出版的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等。这些“红色文献”是在十分艰苦的战争年代中发行的,当年的印刷数量本来就不多,一般也就几千册或数百册,且经历了持续战火的洗礼,故留存下来品相完好的书刊很少,有些到今天已成为孤本了,如20世纪初叶最早翻译发行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现已非常罕见,其市场价早已高达数十万元以上,“红色文献”在收藏和拍卖市场大受追捧也就不难理解了。
“红色文献”中最受市场青睐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由各根据地出版的早期毛泽东著作,包括各种单行本、选集本等,它们是“红色文献”的强势龙头品种。据悉现在国家机构收藏各类早期毛泽东著作约1700余种,民间约有3800多种。战争时期革命军队出版物则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红色文献”收藏板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解放区出版物留存下来的数量并不多,而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等早中期出版的书刊更属凤毛麟角,它们是人民军队不断成长和壮大的最好见证,是“红色文献”收藏中的珍罕之物,尤其是红军时期出版物如今已成为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八路军、新四军出版的书籍虽说偶尔还能觅到,但也早已价值不菲。
在我国各地出版的“红色文献”中,东北三省尤其是大连具有丰厚的“红色文献”收藏资源,值得收藏爱好者关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大连成了苏军军管、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的特殊解放区。作为国内率先获得解放的大城市,大连当时的出版条件要比其他解放区优越得多。党领导下的大众书店、光华书店、友谊书店,都先后出版发行了大量的进步革命书刊。在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建国前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内,这三家书店共出版图书近千种,数量达三四百万册以上?!睹蠖〖贰ⅰ豆膊承浴?、《中国共产党党章》、《毛泽东印象》、《论联合政府》、《论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年表附:毛泽东自传》等“红色文献”中的经典品种,都曾在大连出版过,有些图书还不止出过一个版本。此外,在这一时期,大连还出版发行了《民主青年》、《文林》、《友谊》、《学习生活》等多种杂志。大连出版的图书纸质优良,印刷精美,是“红色文献”中不可多得的佳品,很受全国各地藏家的青睐。
“红色文献”成交价与日俱增
据京、津、沪三地10多年来的拍卖数据统计表明,在近现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红色文献”的表现最为抢眼,单册拍卖价成千上万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红色文献”成交价格连续多年一直向上攀升。面对这些上世纪早中期出版的“红色文献”,过去,收藏界曾流传过这样一种说法:“四十年代的常见,三十年代的少见,二十年代的罕见。”其价格目前也基本分明,一般从数百元,到数千元、数万元,直至数十万元以上。
在各种“红色文献”收藏中,凡涉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的领袖人物的拍品,国内外的买家都会十分关注,收藏和研究这些中国革命历史第一手资料的人不断增多,“红色文献”收藏具有广泛的国际市场。前些年国内有关媒体曾专门做过报道,早在10多年前,日本神田街“京都朋友书店”老板为了购买中国的“红色文献”,就专程从东京飞往北京参加中国书店的春季拍卖会,买入大量的早期《毛泽东选集》珍本。种种迹象表明,由于“红色文献”收藏入门门槛较低,近年来,除了国外买家,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收藏家也已开始青睐这类“红色文献”藏品,“红色文献”成交价格正与日俱增。如前两年国内某知名旧书网站曾推出多部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各种出版物,包括当年的解放区和国民党当局出版的各种抗日书籍、报刊、材料、文件、传单等。这些文献资料因当时印刷条件的限制,印量本来就不大,加上年代久远和战乱等因素的损毁,留存下来的数量很少,故这些资料备受藏家青睐,部部火爆成交,成交价格屡创新高。
早中期“红色文献”中,有关红军内容的初版本书籍或杂志是十分稀罕的,其收藏价值是非常高的。记得5年前,笔者在一次大众书刊拍卖会上,就曾亲眼目睹两种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杂志以高价易手。一种是1937年7月上海人间书屋出版社编印的《逸经》半月刊第33期,刊登幽谷著《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这是国统区书刊中记述红一方面军长征全过程的最早的文章。幽谷,原名董健吾,董健吾曾化名王牧师,于1937年2月底进入陕北;另一种是5本合订本,1937年11月8日至1938年1月18日,上海复旦大学编印的《文摘战时旬刊》第5至9号,曾连载长风翻译斯诺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此文后被收入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第5章。这些杂志因刊登了红军长征内容的文章,从而搭上了“红色文献”收藏这列快车,这些年来升值幅度惊人。
“红色文献”成书刊拍卖会香饽饽
“红色文献”成了书刊资料拍卖会上的香饽饽。“红色文献”收藏为什么这样红?其实,早在1993年“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之时,那一年,国内举办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北京中国书店首开国内书刊拍卖“红色文献”之先河,并直接刺激国内红色收藏市场逐步走暖,除了早中期的“红色文献”外,连“文革”时期发行的红宝书、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宣传画等也相继成为热门藏品,收藏者日益增多。
“红色文献”收藏之所以这样红,是因为“红色文献”在历经了10多年的市场积累后,价值渐被发掘,价格节节攀升,和“文革”以前出版的老版本连环画一样,现已成为书刊收藏中最具人气、最获认同感的两大板块之一。前年国庆期间,笔者就曾在上海文庙旧书市场,看到一本1937年天津《大公报》出版的大32开本,由著名战地记者范长江所著《中国的西北角》,该书共354页。摊主索价竟高达2万元。该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是范长江于1935年9月至1936年6月,历时10个月,行程4000多里,在西北考察,写了大量报道,并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披露了不少有关红军长征和中国共产党的消息,成为当时在国内报纸公开报道红军正在进行着的长征之第一人,后作者将这些内容结集出版,即这本《中国的西北角》。该书开价虽高,但其升值潜力也的确不容小觑。
近年来,在各地举办的书刊拍卖会上,“红色文献”表现则愈加出色,如早在2008年4月26日北京德宝公司首次举办的“红色收藏专场拍卖会”上,百余件“红色文献”受到了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博物馆及众多红色收藏者的热捧。其中一套井冈山时期的《共产儿童读本》,因其珍稀的文献史料价值而备受瞩目,最终以3.36万元的价格被国家博物馆买入;在大众书刊资料拍卖会上,“红色文献”表现更加出色,在2010年11月北京“中国书店2010年秋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一套品相很好的1944年5月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曾以21.28万元的高价成交,并一时轰动藏书界。而同类藏品在2004年和2005年的书刊资料拍卖会上,一般成交价仅为数千元左右,其升值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在2013年6月中国书店举办的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共展示书刊拍品1149件,成交了878件,成交额高达3126万元,一举刷新了历年拍卖会成交额纪录。其中,1970-1972年日本北望社和1983-1986年日本苍苍社出版的《毛泽东集》(10卷)、《毛泽东集补笔》(9卷)、《毛泽东著作年表》以12.65万元成交;民国三十三年(1944)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1-5卷)以23万元成交;1947年晋察冀新华书店初版《毛泽东选集》(1-6卷)以13.8万元成交。
编辑:付裕
关键词:红色文献 收藏 出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