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国传统家书征集背后凝聚两代人的艰辛
本报记者 蔡梦吟
老张和小张最近特别忙。凝结他们近10年心血的展览《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日前在新落成的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展出。消息传出,他们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我也有家书,你们还需要吗?”
老张——张丁,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小张——张颖杰,该组委会编辑,老张的助手。在这个几乎远离家书的年代,“家书”却是他们的关键词。
2004年的一个冬天,时任央视二套编导的张丁在上班途中听到一条广播,说是美国有个小伙子策划了一个征集美军战争家书的活动,在美国反响巨大。学历史出身的张丁心里一动:中国家书文化源远流长;方块汉字的表现力比字母文字丰富;更重要的是,坚持写家书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一个计划在张丁脑海中浮现出来:邀请文化名人联袂倡议,寻找权威机构参与主办,通过征集的方式,抢救中国家书遗产。他开始着手组建团队。与此同时,刚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的女生张颖杰来京应聘,学农林专业的她稀里糊涂地踏上了收集家书的道路,并一直走到今天。
团队原有数人,但搜集家书工作浩繁、回报甚少,坚持至今的,只有老张和小张了。2009年,这一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并获得了更多支持。截至目前,他们已面向海内外征集到了近5万封家书,并仍在持续征集。此次展出的,只是其中极少一部分。
老张说这些年收集家书,“自己已贴进去20多万元”。但他认为值,“这辈子和家书分不开了”。每当为观众热情讲解展厅里一封封发黄的家书时,他的眼睛和他微汗的大脑门儿一样,闪闪发亮。
小张则承担着大部分家书的整理、编辑工作,咀嚼着成千上万家庭的悲欢离合。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北漂姑娘月薪至今不到3000元,刚刚结婚的她,正是当为小家打算之时。办公室里,衣着简朴的她埋头校对信札,不时接听关于家书的电话。说起未来,她略显局促却又坚定地表示,“放不下家书”。
每封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老张小张烂熟于心,如数家珍:
清道光年间在武汉为官的杨毓林与母亲常年通信。杨毓林生活清贫,母亲写信说家中“用度缺乏,世事难周”,不得已将家中70亩田地卖掉,“凑银三百两”,才渡过难关;杨毓林也常在信中慨叹窘迫。字里行间,可窥清末基层小官的生存状态。
1927年6月,时任黑龙江省长公署科长的何丕襄,其父在江苏老家病逝,他因路途遥远不能返家奔丧,在家书中以“棘人”(记者注:罪人)自称,反复表达自己“不能尽人子之礼”的痛苦心情。
1930年4月,红军战士朱锡绍给祖母写信报喜,说自己“在廿二军一九二团一连当军需长”。在随后的一场反围剿战斗中,他壮烈牺牲,此信遂成绝笔。
“乱世做人,简直不是人!”这是松沪会战后,离沪谋生的教师姚稚鲁逃难时在家书里所写的话。信寄出后不久,他就在忧愤交加中去世,家书记录了这位失去家园的难民悲凉流徙的最后轨迹……
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这些家国故事里,张丁觉得自己身后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家书申遗”。他说:“家书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文化空间,有着相对固定的书写格式、礼仪称谓、寄递送达等操作规范,符合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张丁说,申遗工作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目前尚未正式启动,还需协调各方支持。
而在5月13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书记兼校博物馆馆长张建明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支持全国性的民间家书抢救活动,在保管、整理、出版和研究等方面加大投入。”
多位专家在该论坛上发声。作家苏叔阳说:“孔子讲‘礼失求诸野’。今天我们到哪儿去寻找中华民族的礼仪?到家书中去,到群众中去。”《炎黄春秋》杂志社副总编辑徐庆全也认为,看看《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就会明白,“没有家书,我们‘修身齐家’的东西就缺了传承的载体。家书是传承历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
来自承德的86岁老人张伶九也参加了论坛,他曾陆续向张丁捐献了自己从1952年以来的343封家信。老人激动地说:“我没有什么水平,就是希望中国的家书文化代代相传。”
在捐献的过程中,很多捐献者和老张、小张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张伶九老人就是其一。论坛当天,看到小张忙前忙后没能参与集体合影,张伶九很心疼?;氐匠械?,老人专门给张丁打来电话:“听说现在有种技术,可以把没拍到的人也补到相片上……你想办法把小张补上吧,她劳苦功高。”
但小张自己对“劳苦功高”的评价感到不好意思。只要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家书,她就觉得值。老张则提出了一个宏伟目标,“将来要建一个独立的中国家书博物馆”,不能止步于一个展览。
尽管当下手写家书的人近乎绝迹,但传统家书的温度,依然能吸引许多年轻人。在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展览引起了不少学生关注,记者甚至看到有男生和姑娘这样套近乎:“我带你去看个家书展览吧,特别有文化,你肯定喜欢。”
一位学生在观展留言簿上的留言,让老张小张感到欣慰。“看完展览,我也想写一封家书。”
编辑:付裕
关键词:家书 中国 征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