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京津冀一体化不能忽略内蒙战略价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议题是个老命题,却在今时今日“老树开花”,以至于一时间圈内“陪都”、“副都”之论热闹非凡,同时热闹的还有这些城市原本看似一潭静水的房价。
且不论如何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子这一核心命题,更须深思的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在于谁和谁协同?京津冀协同发展原本似乎已经给了答案,北京、天津两个大哥带着河北的一群哥们玩,争议点本集中在这群河北的哥们里,谁有谁无,谁大谁小,谁先谁后排座次的问题。然而作为当今区域经济的“一号工程”,巨大的战略红利必定要集聚更多的目光。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朝西看,拉山西进场的;有朝东看,拉山东吆喝的;有向南看,拉河南入伙的,抑或是东西南三方齐聚,一起做好京津冀经济圈这件大事。可是,似乎唯独少了“向北看”的观点,为什么不拉内蒙古这个大家伙进来呢?
目前,京津冀地区发展最大的掣肘在于生态环境。有网友戏谑,京津冀城市是否一体化不知道,但PM2.5着实已经一体化了。戏谑背后多的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担忧,只是有了PM2.5,很多人忘了过去京城黄沙漫天的“PM大于10”。
内蒙古草原作为华北最大的生态屏障,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旦内蒙古生态屏障遭到破坏,黄风飙起,沙尘东去南下,几乎势无可挡。而许多人拉着山西兄弟入伙的初衷是盯着人家的煤矿,而内蒙古广阔土地上,为京津冀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提供的煤、油、气、电等方面的保障,显然要大于此。
更重要的是,在当下“一霸多强”的全球地缘格局下,不仅仅是首都经济圈朝北看,整个国家也在寻求北方伙伴的合作。内蒙古与俄罗斯边境线长1010公里,与蒙古国边境线长3193公里,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国际大通道价值十分明显,这将成为京津冀地区最便捷的北端国际合作陆路通道。
在我们看来,京津冀地区和内蒙地区协同发展是必要的,是可行的,也将是互利共赢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实施区域范围生态承载力评估分级子工程时候,需要确定各区域的承载能力和承载水平。也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从为京津冀服务的角度,如同过往一般一味牺牲内蒙古,无节制地开发它的资源。还意味着:我们可以跳出京津冀蒙,站在更高的视野,从欧亚地区视野来谋划京津冀一体化。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京津冀也好,内蒙抑或是周边其他省区也罢,过往“吃着碗里想着锅里”,先守住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并不容易打破,如何建立长效可持续的区域互动协调机制才是本轮区域一体化讨论的关键所在。
今年2月26日,习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七点要求。总书记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既是京津冀地区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也是鼓舞人心的军号??梢栽ぜ┙蚣降厍慈碌姆⒄垢窬帧?nbsp;
根据习总书记的这一战略思想,要推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做好首都经济圈这篇大文章,也必须要把京津冀地区放到更大的空间格局中去考量,充分考虑京津冀周围的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有关省区的资源要素和发展条件。
尤其应该从区域价值的视角,充分考虑内蒙地区在能源保障、生态建设、出边国际通道等方面,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在更大范围内、以更高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内蒙古疆域辽阔,地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为1700多公里。
对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而言,内蒙古地区的区域价值,是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所必须加以考量的。
为此,于笔者浅见,在编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规划时,有必要充分考虑内蒙古地区因素,尤其是应该考虑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纳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规划范围。
编辑:付鹏
关键词:京津冀 一体化 内蒙古 地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