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中粮等企业面粉添加增筋剂 分解物毒性超标90倍
目前国内面粉业仍在使用增筋剂,专家称其毒性尚无检测标准,分解物具毒性,建议禁止使用
2月中旬,赛百味美国被曝光面包制品中含有一种名为偶氮甲酰胺(ADA)的工业发泡剂,引发媒体关注,该成分同样添加于鞋底当中。而就在不久之前,赛百味还被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称赞为“每一项食物内容符合最高营养标准”。赛百味中国声明称,中国市场食品中并不含有这一成分。之后星巴克中国承认,在华出售面包制品中含有偶氮甲酰胺成分,但表示这一食品添加剂符合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偶氮甲酰胺是否有毒害?能否添加到食品中?我们目前平时食用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这一成分?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告诉记者,虽然“偶氮甲酰胺”的毒性目前无法精确测定,但偶氮类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国家虽定有安全剂量标准,但偶氮甲酰胺在使用中无法检测具体用量;此外,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实具有累积效应。
国内多款面粉添加增筋剂
目前,偶氮甲酰胺作为面粉处理剂,允许被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内多款面粉的配料表中,就标明含有这一成分。
国内最新修订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其中标注“偶氮甲酰胺”的功能是面粉处理剂,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中国使用,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
资料显示,偶氮甲酰胺最初的用途是添加在塑料制品之中以增强其韧性。在致癌物质溴酸钾被禁止使用之后,作为其替代品添加到面粉之中。
在欧盟,偶氮甲酰胺因怀疑其对人体致癌而被禁止用于食品添加,“即使是儿童使用的塑料地垫里,法国等国也不允许生产商添加这一成分。而我们却可以随意添加到每天食用的主食里。”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说。
在中粮集团的在线食品销售网站我买网上,记者看到,一款中粮面业出品的名为“香雪面粉”的配料表里,直接标明内含有偶氮甲酰胺成分。而在北京的一家超市内,一款维维集团出品的“维维面粉”里,偶氮甲酰胺也是添加剂配料之一。
记者在中粮我买网随机查询其在线出售的二十款面包粉中,配料表中标明含有这一成分的共有五款。在北京一家大型超市里,记者看到,货架上出售的十余款面粉中,标明含有偶氮甲酰胺成分的有三种,分别是名为古船金牌面包粉、中粮香雪面包粉以及中裕小麦粉。
在京东商城上,记者看到,一款面包粉的介绍中特别标明本产品不含偶氮甲酰胺,请消费者放心购买。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淘宝上有约三十家网店销售偶氮甲酰胺这一添加剂,每千克价格在40-55元左右。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淘宝商家表示,“偶氮甲酰胺主要用做面粉改良剂和面包口感的改良剂,可以提高面粉的筋度,目前使用得很广泛,很好用。全国各地很多面粉生产商都在使用。至于用量你们可以自己配置。但别超过国内标准就行。”
该商家同时表示,虽然有些企业不会在配料表标明含有偶氮甲酰胺,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添加。
欧盟等多国禁止使用增筋剂
世界多国不允许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美国虽未强制禁用,但其有相应的检测标准。
在赛百味美国迅速表示本国出售食品将不再使用该添加剂之后,美国网络关于停止在面粉中添加偶氮甲酰胺的请愿人数已经超过9万人。
资料显示,包括欧盟在内,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绝大多数国家均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
各国关于“偶氮甲酰胺”添加剂的规定
中国
最新修订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标注“偶氮甲酰胺”的功能是面粉处理剂,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中国使用,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0.045g/kg。
日本
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偶氮甲酰胺成分。
欧盟
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偶氮甲酰胺成分。2005年进一步禁止偶氮甲酰胺在食品包装中使用。2010年,比利时政府要求所有泡沫地垫中禁止使用偶氮甲酰胺。
英国
英国卫生安全局将偶氮甲酰胺视为致呼吸敏感物,认为其在工作场所的存在可能诱发哮喘。含此物质的产品应标注R42标签,即“吸入可能造成敏感”。
美国
美国偶氮甲酰胺的使用标准是45mg/kg,与我国标准相同。但FDA网站上显示,偶氮甲酰胺的使用范围是面粉漂白和烤制面包,相比我国的使用范围更加明确。
加拿大
加拿大偶氮甲酰胺的使用标准是20mg/kg。
“虽然北美地区允许使用该添加剂,但是在面粉添加这一成分时会在成分表中标示该物质含有可能致癌成分。”谢华民说。
美国食品安全科普作家“云无心”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美国,一种食品添加剂或者功能助剂是否可以使用,从其用量标准、如何监测、到后期如何监管,在标准出台前,全部会纳入安全评估制定的决策,是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我国目前对于很多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更多借鉴美国和国际卫生组织,但其有相应的监管环节和检测标准,“我们只是引进了别人的标准,但却没能引进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尽管国内有标准明确对偶氮甲酰胺使用做出了限制,但在检测环节处于真空状态。
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病理学顾问、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教授李寅增则认为,对添加剂,做单一的毒理实验是不够的。因为现代人会同时接触到多种人工添加剂。多种添加剂加在一起,对人到底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国内这方面做的毒理实验很少。而国外在这方面的发展非???。
编辑:罗韦
关键词:食品 标准 添加剂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