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建言“建筑产业化”发言摘登
●孙太利:
全国政协委员
建筑产业化是一个大方向,是发展之要,是民生的一件大事。
而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目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传统建筑产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现象。规划和设计滞后于发展,造成建和拆重复问题,这是最大的浪费。二是尽管已经推广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新工艺,但因涉及利益驱动的问题,当前还没有落地。三是配套措施滞后,尤其是在城镇化建设当中,二次污染严重,重复建设严重。四是我们对建筑质量缺少忧患意识,有原材料以次充好等现象,比如用海沙没有通过冲洗代替河沙,这样造成建筑物强度低,黏性较差,但建起来以后,却难以发现问题。另外,目前的建筑设计规划应该是70年或者上百年的规划,但可能用到30年、40年的时候,房子就夭折了。原因就是原材料存在伪劣现象,而且存在行业保护。比如,人造板的甲醛问题,我们国家标准是1.5mg/L,国外一般标准是0.7mg/L。甲醛释放限量标准与“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与我国人居环境要求、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建议制定顶层规划、通过抓安全、抓质量、抓规划执行、抓科学施工,将每一个项目打造成百年建筑。
首先要制定好规划设计,而且制定好的规划设计不能变。建材的链条也不能出现问题。应该把建设程序规范化,要有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建筑产业应该加快转型升级,以科技为支撑,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组织结构,使绿色理念贯穿建筑产业的设计阶段、建材生产、建造阶段、建筑物运营与使用阶段的整个周期,对建筑产业进行全产业链的优化,促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在我们建造商品房,也鼓励成品交易,不要再二次装修,二次装修带来很大污染。最后,还要注重加强监管,培养相关人才。
●秦升益:
全国政协委员
如何解决住宅产业化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要立足于创新。
在创新方面,大家都提了诸多好建议,而我想说的是,建议大家重视中小民营企业的创新及其创新成果推广。据我所知,目前,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已经在住宅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自主创新成果,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成果有效地推广应用。
我们仁创科技集团在住宅产业化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具体做法是,通过自主创新把沙漠里的风积沙加工成一系列绿色建材,如墙体的内外墙挂板、柔性石材等部件及构件,用来系统集成组合装配成生态绿色建筑,并已经成功应用于多栋楼房示范工程,效果较好,不仅防震防火,而且冬暖夏凉。
对此我谈两点认识。一是,住宅产业化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设计、施工与产品相互脱节,设计人员不了解创新产品,而创新产品生产企业又不具备设计资质而无法设计,施工是严格依据设计进行,如果设计上不去,有再好的创新产品,也无法得到示范应用,更谈不上推广了。这正是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创新成果推广不畅的原因所在。因此,建议政府在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做相应体制机制创新,允许工程承担主体从事“设计——施工——产品”一体化运作。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成功案例:今年北京市海淀区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区委、区政府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将国家自主创新展示中心“万立方米雨洪利用示范工程”,交由仁创科技集团从设计到施工到采用自主创新产品一条龙负责,这样既保证了创新产品的有效示范应用,又保证了工程质量与工期,同时还避免了常见的相互推诿扯皮现象。该工程仅今年8月11日的一场雨中就收集雨水3500立方米,达到设计目标,并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如果政府将这种做法推而广之,相信住宅产业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
二是,整合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与央企开展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以及取得的创新成果,让这些创新成果得以迅速推向市场,从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解决我国目前住宅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毛大庆: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一、 推进住宅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成本。住宅产业化的成本要高于传统建筑方式,目前PC外墙成本增量大约是380元/平方米的水平。从日本的经验看,这个差距可能会随应用规模的扩大而略有缩小,但不会消失。
第二个问题关于标准。如目前关于住宅产业化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认证体系,给后期配套政策落实带来困难。有些部分虽有标准,但不统一,如装修部件标准,有关的投诉纠纷频繁出现。
二、 政策建议:
1. 中央要出台政策推进住宅产业化。目前沈阳、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出台了一些措施,鼓励住宅产业化发展,但仅凭地方之力难以推动这项工作。一是,住宅产业化实现规模效应需要有辐射半径,单一城市无法满足需要。二是,环境改善效应需要大范围区域配合才能体现。某些城市对此认识不足。三是,有些政策地方难以协调,如标准、税收等。
2. 用地规划方面。参考香港经验及北京、上海市已出台政策,对立项的产业化住宅项目,给予3%-5%的容积率面积奖励。此举大约能够弥补成本增量的20%-40%。
3. 税费及财政补贴方面。一是,建议对住宅产业化工厂,考虑有些小企业不能提供增值税进项发票,建议适用较低的增值税税率,如11%;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适当提高房地产开发成本加计扣除比例;二是,建议扩大绿色建筑财政补贴范围,参考上海市已出台政策,对装配率达到15%以上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每平方米60元,对装配率达到25%以上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每平方米100元,大约能弥补成本增量的15%-20%。
4. 住宅建设及管理方面。由于住宅产业化改变建筑投资支出节奏,大幅增加前期投入,建议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可适度降低工程进度要求。在已实施预售监管的城市针对此类项目可免予监管或简化监管要求。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注意避免误伤。如因实施全装修、产业化和绿色技术导致的成本增加,建议从房价上涨考核中剔除出去。
5. 住宅设计建筑标准方面。标准制定对推广住宅产业化至关重要。在统一标准出台前,为便于立项、规划、审批、验收及审计各环节的认定和操作,建议先确定以下几项指标为产业化住宅项目的认定标准,包括PC率、全装修和装配式内隔墙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 住宅 产业化 体系 产业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