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早期油画行情趋稳 当代艺术调整依旧

赵无极 1958年作《抽象》 8968万元 北京苏富比

常玉的《八尾金鱼》

罗中立 1980年作《春蚕》 4940万港币 香港佳士得
“皇帝新装的游戏将会不断上演,无处不在,只要存在腐败荒谬的投机市场。”
2013年《读库》末期,周翠以德国假画高手沃尔夫冈·贝特拉奇伪造假画的传奇为案例,介绍了德国艺术市场上的种种艺术品造假案例,这篇《伪造的天分》写得生动引人,文末这句话对于理解中国当下的艺术市场也有参照价值。
“一位年轻的晋商,某日在朋友引荐下在唐园雅聚,酒过三巡突然对墙上我的那些‘情人’们大感艳羡,一番酒肉来往竟变身为一位艺术的疯狂钟爱者,一年间已投入九位数之巨的银子。”据报道,这位年轻的晋商,去年12月1日在苏富比北京拍卖会,花费8968万元竞得赵无极1958年作《抽象》,这是拍卖史上最贵的一幅赵无极画作,最早由巴黎Charpentier画廊展览售出,芝加哥艺术学院收藏。这位晋商同日还在北京保利拍场以2875万元拍到方力钧《1997.1》。这一案例被媒体争相报道,俨然成了当代艺术市场的救命稻草。
就在这两幅画成交前两周,11月16日,靳尚谊1983年创作的《塔吉克新娘》,在中国嘉德拍得8510万元?!端诵履铩肺セ?,“二者只在女子佩戴的项链细节上有细微差别。二者中创作较早的一幅中,女子佩戴的项链上嵌三排珠子,完成后不久便参加了当年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且广受好评,于同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第二幅随后创作,亦完成于1983年,项链则嵌有四排珠子。”第二幅1984年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现代中国洋画家展”中展出,展览由吴冠中策划,被日本藏家珍藏,也就是中国嘉德拍卖这件。
艺术创作中,双胞作品常见,特别是摄影、版画、雕塑等形式特别的作品。但对中国书法、绘画、油画等而言,双胞画的价值不能一概而论。个人认为,艺术家创作,抄袭自己也是抄袭,尤其是抄袭自己的成名作或者代表作。
曾梵志画作去年秋季是香港拍场热点。10月5日,曾梵志2001年作《最后的晚餐》在苏富比拍至18044万港币。11月23日,曾梵志1992年作《协和医院系列之三》在佳士得拍至11324万港币。前者是去年最贵的中国油画,但丝毫没让我产生与画家同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豪感,看到这两张画的图片时,更深的是一种自悲和后悔——自悲自己如今的平民生活,当初完全是有机会去通过学画改变,就是再不济也能增加点艺术修养,而现如今竟然看不懂这类如此值大钱的画;悔不当初,自己轻易放弃了绘画,轻易放弃了或许可以自己绘就的美好钱景。
也许是我无知,我至今仍然固执地认为,就当前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水平、艺术消费能力而言,中国油画或者当代艺术价不符实。请注意,是价不符实,不涉及评价艺术家能力、艺术水平、艺术成就,不涉及评价其对中国艺术史或者人类文明的推动和影响。就像中国当下的房价,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即便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也至今仍然固执地认为,20世纪的一百年里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战争和动乱,先不说艺术的传承、教育以及普及,即便大众文化的普及都相当缓慢。艺术市场的发展取决于艺术消费大众化的进程,艺术品消费是文化消费之一,制约于经济、文化发展等因素。换句话说,相较房产等刚性需求的消费,文化消费中的艺术品事实上并非刚需,再加上所谓“年轻的晋商”这类投资者的加入,当前艺术市场上投资味道浓郁,行情受经济大势的影响就更加明显。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这也许就是缘何雅昌艺术网的统计中,去年秋季“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的成交率为57%,低于春拍的64%”的根源。尽管如今拍场上的数据可信度大打折扣(主要是有些公司假拍、拍假、涉嫌炒作等原因),但公开的数据是了解市场表象的唯一依据,我们也只能姑且信之。
雅昌艺术网的数据显示,单就油画与当代艺术而言,去年秋拍在“春拍的基础上有所回升,市场规模扩大”。所谓的扩大,指的是“本季度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实现了上拍量和成交量大幅增加,上拍11430件,同去年(2012年)秋拍增加了3323件,成交6567件,同比增加2324件;成交总额与上拍量、成交量呈现正比增涨趋势,为36.53亿元人民币,同比2012年秋拍增加12.13亿元,涨幅达49.71%。”
有喜有忧。喜的是表面行情不错,32件油画及当代艺术作品入闱秋季前100名,较去年春拍增加了18件;忧的是,32件中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就擒获22件,北京苏富比两件,香港保利一件,台北罗芙奥一件,北京市场仅有六件,内地市场在此项目的拍卖上远逊香港。
如果按照常规的分类方式,早期油画的单价仍然整体较高,32件中达到了19件,当代艺术仅九件,写实画作四件。数量的分布可以看出市场的认可度及潜力大小,潜力需要时间去梳理、挖掘以及等待时机,认可度则是一个学术价值、市场价值双重认定的程度。早期油画历经时间考验,少数油画家的艺术风格、范式已经得到了学术上的肯定,甚至在美术史占有一席之地,在学术指引下的市场也就平稳自然。当代艺术、写实油画还需要严谨的学术考察、经历市场的大浪淘沙。虽说学术上肯定的艺术品不见得市场就接受,但市场上卖得好的作品若无一定的学术成就,恐怕也行不稳、走不远。
量少价高的早期油画行情趋稳
早期油画的高价品长期盘踞在香港市场,港台市场对20世纪早期油画的收藏、研究起步较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地尚无艺术市场,香港、台北的收藏者、艺术商人已经潜入内地以低价大量搜罗名家作品,甚至在西方同行尚未关注华人艺术家作品的投资价值时,远走海外到处搜罗那些散落在欧美地区的华人名家作品。
可以说,对中国早期油画的搜集、油画家的研究、展览交易等方方面面,港台艺术商人走在前列,在他们的启发下,内地才逐渐起步。如今作品屡屡创出高价的常玉、赵无极、朱德群、朱沅芷等人就是案例。去年秋拍,早期油画的拍卖行情也主要由他们的作品在推动。19件早期油画入闱秋季前百名,较2012年秋拍增加三件,赵无极占了15件,常玉、朱德群各两件。
市场上流通的赵无极、常玉、朱德群作品多数来自海外市场,内地鲜有收藏。赵无极油画是中国油画市场上数量较多、价格较高的一个特例,去年秋季上拍140件,20件价超千万元,且四件价超5000万元,到目前为止尚无油画家超越这一纪录??上驳氖?,近年来中国嘉德、北京匡时、北京诚轩等公司也开始在内地推广他的作品。
赵无极以抽象油画响誉华人市场,画作入市早,在港台市场有着稳定的行情,即便市场调整动荡时期,价格也非常稳定。赵无极去年4月9日在瑞士沃州逝世后,曾有人指出其画价还会上涨。事实的确如此,赵的辞世,让收藏者对其画作惜售心理加强,价格上升较快,赵无极画价排名前十件中,五件出自去年秋季拍卖,分别是北京苏富比的1958年作《抽象》,香港苏富比的1982年作《15.01.82(三联作)》、1966年作《16.5.66》、1960-1969年作《3.4.60-1.2.69》,香港佳士得的1956年作《北风》。最大亮点莫过于1958年作《抽象》,此画收藏、展览清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此画是内地首件成交的价超5000万元以上的抽象油画,买家也是内地人。今非昔比,回想1999年年初在中国美术馆看赵无极画展时,当时内地不仅艺术市场对其画作的认可度还相当有限,对其艺术成就的了解也仅局限于艺术院校的专业人士。
巧合的是,朱德群、常玉与赵无极都是留法艺术家,皆以抽象油画闻名,拍场上他们三人的画作价格长期居早期油画的顶端。2010年3月朱德群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也是我首次在内地集中看到百余幅朱德群画作,不少曾经在拍场上创天价的作品首次亮相内地。相较赵无极,朱德群画作的流通量和画价略逊一筹。2013年也是朱德群画作行情最好的一年,港台市场全年14件作品成交价超过千万元,1963年作《无题(二联画)》秋季在香港佳士得拍至7068万港币,是迄今最贵的朱氏画作。1989年作《诗意的冬天之一》,1978-1979年作《炽热的爱》,1988年作《冬之回忆 A》等均是不多见的高价品。
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台北大未来画廊首次将常玉画作带到北京市场,在艺术博览会、画廊博览会上吸引了内地收藏者,但内地买家至今对其画作的接受程度仍落后港台地区一个档次。大未来画廊以梳理、推广常玉、吴大羽、赵无极、关良、朱沅芷、陈荫罴等早期油画家作品而知名,由巴黎发现常玉画作后,持续在中国市场推广长达十六七年,考证出处可靠的油画200余件,据林天民介绍,常玉是一位高产画家,水墨、油画、速写各种出处比较可靠者估计上千件。常玉油画去年市场流通量减少,全年港台地区仅八件成交价超过千万港币,秋季行情超过春季,苏富比上拍的画家1930-1940年代作品《八尾金鱼》拍至6732万港币,成为继《五裸女》之后画家作品的第二高价,上世纪30年代作《果宴》2140万港币,《镜前母与子》1684万港币。香港佳士得随后上拍常玉1930-1940年作《红衣女子》,5052万港币。
我一直好奇,理解赵无极、朱德群的抽象画作并非易事,多数外行人士是否仅看到他们画作的装饰艺术效果,现下的购买者是否能真正看懂?若真能看懂,还确实说明如今艺术鉴赏力普遍提高了,否则,火热的市场显然仍是投机市场。
林风眠、潘玉良、吴冠中这三位留法归国的油画家作品也较受收藏者追捧。去年四件林风眠画作价超千万元,《渔获》在秋季香港佳士得拍至2140万港币,创造了林氏油画的历史最高价,价格仅次于该公司2011年春季2306万港币拍出的林氏彩墨画《秋山深居》。流通数量稀少的潘玉良画作,每季出现都是市场的热点,去年秋季苏富比征集到他上世纪50年代晚期彩墨纸本作品《青瓶红菊》,估800万至1200万港币,最终被拍至1744万港币,是所知最贵的潘氏画作。吴冠中的画作价格一直高于其师林风眠,即便市场调整期,其价格也相当坚挺,去年秋季先是1973年作《荷花》、1974年作《庐山》在香港苏富比分别拍至2252万港币、1860万港币,而后是上世纪80年代作水墨《松魂》镜心在北京保利拍至3392.5万元。
内地拍场上,早期油画的行情不如香港,一方面是缺少一线大师作品,另外是内地早期油画收藏起步较晚。从去年秋季中国嘉德的早期油画专拍看,内地市场处在二三线的早期油画名家作品行情略有下跌之势。专拍49件仅拍出28件,57.14%的成交率远低于春拍的65.57%,为历年最低。价格500万元以上的四件作品中,吴冠中画作占了三件,1998年作《梦沈园》1437.5万元,1991年作《北国春》690万元,1991年作《山间窑洞》575万元,决澜社画家丘堤上世纪30年代初作《幽色在野》油画拍至534.75万元。李瑞年、周碧初、李咏森、颜文樑、沙耆、李青萍、吕斯百的画作成交价在50万元以上。
整体看,20世纪早期影响中国油画发展的主要是留法及留日的油画家,他们的作品价值近五年来在内地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行情平稳上涨,李铁夫、李超士、吴作人、方君璧、孙宗慰、吕斯百、余本、李宗津、罗工柳、全山石、王式廓、萧淑芳、常书鸿、李青萍等人的画作价格普遍上涨的迹象明显。
泡沫依旧的当代艺术调整依旧
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仕丹莱收藏当代中国艺术专拍之后,行情开始调整的当代艺术拍卖虽已历五六年,但仍在调整之中,泡沫依旧。曾经引领市场行情的F4成员已经逐渐退去光环,作品成交价再难挤入年度前十。不仅如此,张晓刚、周春芽、刘野、张恩利、严培明等人的作品即便在是知名大公司的拍场上也时见流拍,普遍成交价低于往年。二三线名家的作品,去年成交率持续下滑。虽然秋拍中局部有少数名家的代表作创出高价亮点,但难掩当代艺术板块整体的颓势,估计2014年春拍仍将持续这种行情。
香港苏富比去年秋季当代亚洲艺术日场上拍192件拍出84.38%,成交额12014.025万港币;2012年秋季该公司此专场153件拍出72.55%,成交额11718.9万港币,成交率相比上涨了11个点,拍品增加39件,但成交额增长不足300万港币。
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日场283件拍出72.44%,成交额13319.75万港币;2012年秋季该公司此专场284 件拍出76.06%,成交额10442.4万港币,相比之下,去年秋季下降近4个点,成交额上涨约3000万港币。
去年秋季前百名中国艺术品中,当代艺术、写实油画仅13件入闱,较2012年秋拍的16件减少三件。对比早期油画的增加三件,当代艺术板块较2012年秋季单价也明显下降。
写实油画在新中国有着坚实的发展土壤,曾经在早期社会实践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长期是学院教育的主体,影响数代人,至今仍有相当一批人坚守着写实。以靳尚谊、陈逸飞、王沂东等人为代表的写实油画,相对当代艺术而言行情平稳。靳尚谊《塔吉克新娘》高价成交,说明写实油画在内地市场有着相当坚实的群众基础,尽管此画是双胞画,并未影响市场价格。已逝画家陈逸飞的作品也拥有相当的群众性,1971-1972年作《红旗之一》去年秋拍在香港苏富比拍至7964万港币。有资料表明,此画一直是画家生前收藏的少数几件重要作品之一,曾陪伴画家去国十余年,后又随画家归国,类似作品还有《黄河颂》《踱步》,均曾拍出高价。作为当代写实油画的代表性人物,王沂东作品近五年来一直是拍场热点,画中标志性的红衣姑娘形象深入市场人士心中,可以是说写实油画市场成功的标志性形象之一,极具装饰和视角效果。去年秋拍,王沂东2006年作《情书》先在香港苏富比拍至1204万港币,其后2010年作《春袭羽萍沟》在北京保利拍至2070万元,2004年作《纯真年代》拍至1955万元。如果有机会看到王沂东笔下的这类作品统一展出,绝对蔚为大观!
詹建俊画作去年秋拍突然间异军突出,高价迭出,颇让疑惑——是否有资本关注其作品,这一季度价超300万元的詹建俊作品多达五件,高价品的数量历年之最,。北京保利上拍的詹建俊1985年作《凌妮》1023.5万元,1983年作《女人体》667万元,1977年作《马大爷》437万元,1977年作《竹楼上》322万元。北京匡时上后的詹建俊1980年作《人体·思》414万元。
狭义的中国当代艺术,无论美丑,不断挑战人们的审美。曾梵志、方力钧作品之外,罗中立、刘野、周春芽、张晓刚的作品去年秋拍入闱前百名。罗中立的画作风格与上述几位迥异,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川中百姓生活的新乡土艺术视角,也创造了适合自己的艺术表现风格,去年秋拍在香港佳士得凭借1980年画作《春蚕》,4940万港币创纪录,也是画家唯一一幅价超千万元的作品?!洞翰稀芬彩撬唬嘶谝环?。
曾经行情红透拍场的张晓刚画作,2012年以来行情大幅调整。去年仅两件画作价超千万元,由香港汉雅轩售出、欧洲私人收藏的1996年作《血缘:大家庭12号》,在香港苏富比拍至2588万港币,此类画也是张晓刚拍市成功的典型范式,商业意味浓郁。随后,香港佳士得上拍的1989年作《圣母子像》拍至1119万港币,尤伦斯夫妇旧藏?!妒ツ缸酉瘛匪坪醺哂幸帐跗?,大约同一时间的1990年作《手记1号—1999页如是说》在香港苏富比拍至964万港币。
周春芽作品行情去年乏善可陈,仅一件过千万元——1980年作《藏族新一代》在香港佳士得拍至3372万港币(约合人民币2650.39万元)。此画是周春芽早期代表作品,2008年北京匡时秋拍曾以627.2万元拍出,不足五年,价格涨了三倍。
有意思的是,刘野的作品自2011年秋拍后,高价品沉寂了一年,去年春拍出现一件价超千万元的大作《大旗舰》,香港苏富比秋拍中2001-2002年作《?!肪谷慌闹?268万港币,成为最贵的刘野作品。
有趣的是,当代艺术行情三年来一直没有出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拍卖公司对70后、80后的推介,也水波不惊。新水墨的概念成为新的热词,从纽约到香港再到北京,各式各样一直在画廊层面销售的这类作品,开始转入拍卖正道,专场此起彼伏,成交率还不低,大有可观。
香港苏富比打的是“早期现代水墨大师”牌,41件拍出38件,成交额2540.375万港币,画作多为活跃于港台及海外的老一辈名家作品。刘国松、方召麔、王己千、吕寿琨、陈其宽的画作价格在百万元之上。刘国松1969-1970年作《子夜太阳》以628万港币首居,方召麔1989年作《壮丽山河》160万港币,王己千1982年作《山水》124万港币,均远超估价数倍。
内地拍卖公司推介的当代水墨专场形式和内容都较复杂,有的杂糅现当代名家画作,有的则主推当下另类的新观念、新文人等概念的水墨画,对新水墨的概念、时间、外延、内涵等界定各异,显然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夯实。
编辑:付裕
关键词:艺术 油画 作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