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南京出土大型唐代建筑遗址:发现唐三彩碎陶片
考古人员用粉笔勾勒出古建筑的位置
南京老门西附近唐代建筑遗址考古现场
遗址上发现的古井老门西发现了李白笔下的凤凰台? 南京出土大型唐代建筑遗址,专家推测称也有可能是上元县“衙门”或古瓦官寺。
“南京老门西发现了大型唐代遗址,还有唐代的古井,看上去规格很高,不知道是什么建筑,还挺神秘的。”近日,胡家花园附近居民致电现代快报热线96060,说胡家花园南边围挡起来的地块,发现了唐代“神秘”建筑。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赶到考古现场,考古工地就在胡家花园南边,工地上可以看到白色粉笔勾勒的线条,地上还有木桩和铺地砖,砖块还比较厚实,看上去建筑规格不低。那么,这处唐代遗址可能是什么建筑呢?唐代上元县衙署遗址?是古瓦官寺?还是李白笔下的凤凰台?让人遐想联翩。
铺地砖勾勒出两个大殿
考古工地,就挨着胡家花园,抬头可以看到胡家花园庭院的一角。工地南边不远处,是明城墙。考古工地并不太规则,南北向长,东西向稍短,和长方形有些接近??脊殴さ孛婊笤冀角椒矫?。站在工地的外围,可以发现,它整体被平平整整地向下挖了两三米左右。
考古工地上,可以看到用白色粉笔勾勒的线条。有的圆形,有的长方形,还有的正方形。这些白色的粉笔,似乎要勾勒出,这个工地上上千年前它的真实模样。
顺着台阶进入考古工地,可以发现正中间是排成列,已经炭化发黑的木桩。不远处,便是铺地砖。木桩的两侧各有两段非常明显的铺地砖。南边似乎是一个比较大的“房间”,从勾勒的痕迹来看,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铺地砖大约30厘米长,10多厘米宽,看上去很规整。靠南侧的铺地砖,铺砌的似乎是“庭院小径”。
而北侧,也有铺地砖铺砌的“庭院”痕迹,这里的砖也是青色的,看上去规格比较高。“青砖的规格比例,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都具有唐代中期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六朝时代,以及宋朝的形制。”一位专家说,从现场的铺地砖痕迹来看,目前显露出来的是两个大殿,南北向呈工字型。
有口古井,井水依然清澈
现场还发现了多口古井。在考古工地的一端,就有一口很小的“古井”,不过,里面是干枯的。在发现房子遗址的地方,还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上面有东西盖着。移开,里面的水清清的。这口古井直径大约1米左右,井边用青砖砌成圆形,青砖以侧立的方式砌筑。巧合的是,两口井如果连成一条直线,正好和建筑遗址的南北中轴线平行。不同的是,南面的水井,井栏高出地面;北边的水井,井口和地面平齐。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口1米直径的“古井”很可能是唐朝的,和房子的年代一样。“有房子的地方肯定有井。”
专家说,南京地下水充盈,在古代,庭院里设古井,除了淘米洗衣外,还可以用来灭火,起到消防的作用。
据了解,胡家花园一带的考古工作,去年就已经开始了,目前还没有结束。
那么,除了眼前可见的遗迹外,这里还发现了什么?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出土文物主要是瓶瓶罐罐一类的器皿。“没有任何文字性的文物。”但可以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将遗址的年代,定为唐朝—唐末五代。
那么,有没有发现唐三彩?唐朝时期,唐三彩是非常“流行”的。知情人士透露,确实有唐三彩,但只是碎陶片。不知道是唐三彩马还是其他什么造型,还要后期研究才行。
还发现了唐三彩碎陶片
推测
建筑规格不低,难道是上元县衙署?
从现场发掘的庭院遗址来看,这处建筑的规格很高。因为,在唐朝时期,能够用上砖的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级别的象征。
据介绍,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当时路面全是土的,唯有一条宰相府到大明宫的御道是铺沙子的,能供人下雨天行走,其他的路则逢下雨便三天不能出门,至于排水不畅而导致长安城常常淹水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而南京这处唐代遗址,从目前的发现来看,规格不会低。
那么,这里可能是什么建筑呢?专家说,南京经历了六朝繁华后,很快归于平淡。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至于唐朝的诗人们来到南京,看到的都是一片荒芜。到了唐朝,南京的地位更是低到了“冰点”,当年的国都气势已经不再,被降低到了“县”的级别。当时,在南京设的是“上元县”。
一位专家说,唐朝时期的上元县衙署曾多次搬迁,到了唐朝末年,搬到了老门西一带。那么,这处遗址会不会就是当年的上元县衙署遗址呢?专家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目前考古发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从地图上看,老门西有个古瓦官寺
从现在的地图上,可以看到这附近有古瓦官寺。那么这处遗址,会不会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的古瓦官寺?专家说,不排除这种可能。
历史上的瓦官寺建于东晋时期。当时,皇帝下令造寺,瓦官寺当时建得雄伟壮丽。南朝,梁武帝大肆崇佛,全国大修佛寺,举国崇佛,瓦官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当时还建造了瓦官阁。史料记载,瓦官阁在江宁县城西南隅瓦官寺。
关于瓦官寺,坊间至今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公元364年,南京建瓦官寺,僧侣向京城士大夫募款,但反响不热烈,眼见修建计划将无疾而终,著名画家顾恺之却慷慨地认捐一百万钱。寺庙一天天建起来,但顾恺之的钱却一分也没到账。寺僧急了,问顾恺之怎么办?顾恺之说:“没关系,你们照建,留给我一面白墙就好。”墙建好了,顾恺之每天都在里面作画,闭门创作一个多月,画了一幅病容蔫蔫的“维摩诘像”?;鞔筇逋瓿桑徊钛壑槊坏?。在准备点睛当天,顾恺之请寺僧打开寺门,让民众参观,并规定,第一天来观看的人,捐钱十万,第二天五万,第三天随意捐。许多人为了争睹顾恺之“开光点眼”,涌入瓦官寺。很快一百万钱便凑足了。
那么,这处遗址会不会是古瓦官寺?如果是,会有什么发现呢?专家说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
南朝宋元嘉年间,传有异鸟飞临,官府认定这里是凤凰栖息的宝地,于是修建了凤凰台。翻开史料,很多对“凤凰台”的记载,都与这次考古发现的建筑遗址切合度较高。清人所著《江南通志》中,“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江宁即南京,城内之西南隅,就是明城墙内的西南一角,正是今天的门西地区。
而今天的门西,有很多地名带有“凤”字,来凤街、凤游寺。而花露岗曾经的名字就是凤凰山。当年,唐朝大诗人李白到南京游凤凰台后,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写出了唐朝时期南京的没落。那么,当年的凤凰台是什么样?这一处遗址,会不会是李白笔下的凤凰台呢?专家表示,有这种可能,1000多年过去了,凤凰台究竟是个啥样,历史上也没具体的介绍。
另外,南京唐朝遗迹稀少,这处遗址该如何?;ぃ烤萁樯?,年前,针对这处遗址的?;?,曾经召开过专家论证会。将来,它会不会和南京图书馆的六朝遗迹一样,展示给公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会不会是李白笔下的凤凰台?
编辑:付裕
关键词:遗址 南京 建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