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路强)“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大遗址数量多、面积大、等级高,大遗址区域与城市建成区严重叠压,主城区为480多平方公里,大遗址区域就占到200多平方公里。”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主席岳华峰建议,支持西安设立“国家大遗址?;だ檬痉肚保⒔撼ぐ渤且胖繁;だ昧腥牍椅幕跋钅?,支持西安在创新大遗址保护利用上先行先试,多探索模式、多贡献经验。
记者注意到,汉长安城遗址?;ふ庖换疤?,接连出现在了全国、省、市、区四级政协全会上。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内,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具有核心地位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遗址?;す婊婊?5.02平方公里,仅城址区37.47平方公里,涉及65个村,人口约10万人。岳华峰表示,西安大遗址保护在宏观统筹、土地平衡、资金等方面还存在困难,特别是像汉长安城这种超大型、城市区域内的大遗址最为显著。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2018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だ酶母锏娜舾梢饧?,明确提出建立国家文物?;だ檬痉肚U庑┒嘉靼泊笠胖繁;だ么丛炝肆己玫恼呋肪场!痹阑褰ㄒ?,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考虑汉长安城遗址?;さ奶厥庑?,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用地指标实行计划单列,解决汉长安城遗址?;び玫仄烤蔽侍?。同时,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大遗址保护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大遗址保护国家补偿机制”,对汉长安城遗址?;び枰灾氐阕式鹬С?,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75平方公里的遗址区内既不能建工厂,也不能进行房地产开发,遗址区内外的人均收入、产业发展、城市形象的差别越来越大?!痹诮衲?月底召开的陕西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程希文关注的也是汉长安城遗址,他建议,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重点就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定位、方向和重点任务予以明确,并建立高效快捷的协调推进和资源保障机制,加快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西安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民盟西安市委会认为,加强汉长安遗址?;だ眯枰蚝谩八恼排啤?。即打好历史文化牌,重点加强对文化资源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供开发利用并能形成市场的产业源,在试点国家公园体制的大背景下,提升国家层面的关注和支持;打好产业发展牌,在严格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可融合性产业发展;打好民生保障牌,改善遗址区生态环境,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充分借鉴其他遗址保护区成功经验,科学规划民俗文化产业链建设;由于汉长安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起点,还要打好丝路文化牌,建设人文交流合作集散地、丝路文化博物馆、丝路文化交流小镇等。
“我出生在汉长安城,余生将会永远和汉长安城连在一起?!痹诮衲旮缧┱倏奈囱肭唤烊位嵋樯希敝飨殴沌髁艘淮胃腥酥辽畹拇蠡岱⒀?,提出要“亮出雪藏已久的金字招牌,让汉长安城未央宫亮起来;推出研发多年的特色产品和产业,让遗址区活起来;拾回‘十大操作方略’,让特区‘特起来’?!彼ㄒ椋脸鑫囱牍胖返氖澜缥幕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招牌;以创意产品和特色产业让汉长安城这个国家大遗址“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