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全国两会>好声音>生态 生态
加快发展智能电网承载和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访全国政协委员刘振亚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记者: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目前处于什么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哪些工作?
刘振亚: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总体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其中在特高压输电、智能变电站和智能电表、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大规模接入新能源、大电网控制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已建成并投运了2项1000千伏交流工程和3项±800千伏直流工程,均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正在建设1项±800千伏直流工程和1项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同时还在推进±1100千伏直流工程建设,将为构建跨地区、跨国、跨洲输电通道创造条件。
二是大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已建成智能变电站843座,正在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在30个重点城市核心区建成技术领先、灵活可靠的智能配电网。到目前累计安装智能电表1.82亿只,实现客户用电信息采集1.91亿户。建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400座、充电桩1.9万个,在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城际充换电服务网络。
三是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截止2013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水电装机近1.9亿千瓦、风电并网装机超过7000万千瓦,均位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目前,我们在新能源接入检测、运行调度等方面的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张北建成风光储输工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创新工程。
四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成世界上最完善的高水平试验研究体系,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和整套设备制造能力。在大电网控制?;?、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的创新成果。建立了系统的特高压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制订国家标准66项,编制20项国际标准,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电压。
■■智能电网将承载和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记者:您前不久在《科技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发展智能电网是承载和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必由之路,您作出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刘振亚:通过对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能源革命对工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影响,既推动新兴工业行业出现,也推动传统工业行业升级,是工业革命的根本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推动了近代工业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工业大发展。我认为,智能电网是承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平台,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全局性的推动作用。
第一,智能电网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基础。新一轮能源革命特征是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方向是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清洁能源占据全球能源主导地位只是时间问题。应该说,这一轮能源革命在资源上是具备条件的。世界能源理事会估算,全球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陆地风电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比如,北极的风电资源十分丰富,利用小时数能够达到4000小时,接近常规火电的利用小时数;赤道附近的太阳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一般在2000小时以上。此外,全球还有丰富的海洋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地热资源,都可以转化为电能利用。要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关键在于建设网架坚强、广泛互联、开放互动、高度智能的智能电网,才能够适应风电、太阳能间歇性、随机性特征,解决清洁能源并网、配置和消纳难题。总之,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发展的基础,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关键。
第二,智能电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与传统的互联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技术密集型特征更加突出,对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动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欧美发达国家已将发展智能电网纳入国家战略,欧盟将发展智能电网作为新兴经济的重要支柱,估算未来20年的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欧元;美国将智能电网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战略性基础设施,估算未来20年的建设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美元。我国规划确定的2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绝大多数与智能电网密切相关。
同时,智能电网与物联网、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后,将构成价值无法估量的社会公共平台,可以支撑智能家庭、智能楼宇、智能小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生产生活智慧化。
■■把握历史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电网建设还有哪些部署?同时,作为来自能源领域的政协委员,您对国家在支持智能电网发展方面有何建议?
刘振亚:能否发展好智能电网、牢牢把握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中华民族都落后了,追赶了二百多年?;錾宰菁词?,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国家电网公司有这样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就是努力占领新一轮能源革命制高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两大战略实施。深入推进“一特四大”战略,通过坚强的智能电网,促进大型煤电、大型水电、大型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集约化建设,向东中部负荷中心地区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全面实施电能替代战略,把工业锅炉、居民取暖厨炊等用煤改为用电,大幅减少直燃煤污染;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气化轨道交通等,减少燃油排放,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二是加快发展特高压。到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别建成“两纵两横”、“三纵三横”和“五纵五横”特高压骨干网架和7回、13回、27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到2020年,具备4.5亿千瓦电力大范围配置能力,满足5.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的需要。三是提升电网智能水平。全面建设现代智能配电网,增强配电网安全承载能力,适应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电动力车加快发展的需要。建设智能用户管理与双向互动平台,让普通家庭能够通过智能电网实现用户能源管理、移动终端购电、综合信息服务、远程家电控制等,全面提高百姓生活的智能化水平。
从国家层面看,我建议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战略引领,从国家层面制定智能电网发展战略,把智能电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产业,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二是科学规划,抓紧制定国家级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统筹智能电网与能源创新发展,统筹智能电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智能电网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三是突破关键,进一步加大对特高压的支持力度,重点要加快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更好地服务和支撑新能源开发、并网与消纳,从根本上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和雾霾困局。四是自主创新,整合各方面的科技资源,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攻克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储能、多网融合、智能装备关键技术。五是加快走出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加快技术与装备出口,振兴民族工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产品参与全球竞争打好基础。
编辑:罗韦
关键词:电网 发展 高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