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大学生“接班”农民工,人力市场待规范
春节期间,不少企业、店铺陷入“用工荒”的窘境,许多寒假不回家的大学生成为“短期工”市场的“香饽饽”。然而记 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难从正规的平台、渠道获得“寒假工”的招工信息,且大多都从事与自身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难以享受到劳动者应有的保障和待 遇。专家建议,寒假大学生“接班”农民工,用工市场需要监管和规范。
招工信息“不靠谱”
“本店招寒假工,待遇从优”“急招急招!招聘寒假工”……近日记者走访长春市的餐饮、娱乐场所,发现不少店铺门口都张贴出了寒假工的招聘启事。
不仅服务行业,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过年时也有不少大学生做起“寒假工”。“过年绝大多数农民工都走了,但国外还是 有订单,厂子还是有用工需求。”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的三年级学生张广成介绍说,过年时企业有用工需求,学生或迫于经济压力或出于体验社会目的也有打工需 求,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做起寒假工,有人为打工甚至不惜乘车千里、背井离乡。
但是,因为目前缺少正规的寒假就业信息交流平台,缺失寒假用大学生做“临时工”的监管体系,所以这些“早当家”年轻人的春节打工路就变得十分坎坷。
从陕西西安到广东东莞,今年1月15日,陕西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申艳毅和来自西安工业大学等学校50名同学一起踏上了春节打工 的路途。住在8人一间、有用电限制的工厂宿舍,每天有8个小时的时间要坚守在电视机机顶盒生产的流水线上,没单独与单位签订工作合同,等待下月10日拿到 3000元工资以便下学期买台电脑……这是申艳毅每天的生活状态。她介绍说,因为路途遥远又担心被骗,所以远途打“寒假工”的大学生往往委托“熟人”联系 工厂,至于联络人的人品,打工团里的大学生一般都信得过,“如果出了事,应该有保证。”申艳毅说。
去外地打工就找信誉度高的联络人帮忙联系,而在大学所在地打工的学生则要通过网络和小广告等方式查阅招工信息。西北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四 学生胡继红认为,虽然通过网络和小广告传播的寒假工招工信息不少,但那毕竟不是一个正规的平台,可信度不高。在2013年的“十一黄金周”,她就有通过 “58同城”找短期兼职进而被骗取血汗钱的经历。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寒假 打工 大学生 学生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