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热点背后

杨振宁先生二三事

2025年10月29日 09:09  |  作者:戴健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30多年前,《世界华人精英传略》丛书编委会约我为“美国卷”提供杨振宁传,我不揣浅陋勉力完成。20多年前,我找到合肥仅存的杨振宁三河旧居并主持修缮布展,向回乡的他介绍发现经过。10多年前,我应约为中国邮政邮资明信片选择20位名人,撰文并配图,以“杨振宁”压轴。

微信截图_20251029090447

杨振宁与本文作者(右二)交谈

与家乡

杨振宁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生于合肥城内四古巷东侧家宅第五进东房,母亲罗孟华每年都在这一天为这个长房的长子长孙“庆生”。1944年杨振宁在美国驻昆明领事馆申领留学护照时,被要求填公历生日,不清楚的他已来不及回学校图书馆查对,急中生智毛估带猜加了一个月又十天,填成9月22日,这个“将错就错”错了半个世纪,直到后来查了万年历才知道是1922年10月1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恰巧同日。

父亲杨武之在小振宁出生不到10个月时,考取省官费留美。行前他带上请照相馆师傅特地来家照的“全家?!保?926年又收到来自合肥的4岁儿子单人照。这对远在大洋彼岸求学的父亲来说,是极大的慰藉。

4岁,杨振宁在母亲“膝上”开蒙,塾师就是母亲罗孟华。一年多后,小振宁居然识得3000多个汉字,他5岁始念的头一本书是《龙文鞭影》,那是随几位家兄在私塾的课堂上。1928年夏天,母亲带着他到上海接留美归来的杨武之时,不足6岁的他在父亲面前已能把“龙”文背得非常之熟了。虽然只是机械地背诵而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意思,但还是得到一支钢笔的奖励,这种“自来水”的笔是小振宁从未见过的“洋玩意儿”。

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学士和芝加哥大学数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的杨武之回国伊始,受聘为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振宁随父母同往厦门,并上小学。杨振宁第一次见到香蕉,第一次喝到牛奶,第一次吃到牛肉,也第一次用上抽水马桶。

一年后,杨武之挈妻携子,赴北平清华大学任教,杨振宁在清华园度过愉快的8年小学和中学时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北平的杨振宁一家不得不卷入“跑反”的队伍。他们回到合肥,又面临日机的狂轰滥炸。杨振宁插班高二的庐州中学被迫迁往合肥南乡三河镇。他们一家的客居地即后来的三河镇南街417号,被我发现(还有两处已不存)。这一处人文景点,成为三河获评5A级旅游景区的一大亮点。

杨振宁为在合肥读书的母校今合肥一中题词,为中科大附中题词,为合肥科技馆题词,为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题词,极大地提振了家乡人民奋发有为的信心。

与科学

毫无疑问,令杨振宁名扬天下的是他和李政道在华人科学家中首获诺贝尔奖。

1956年夏天,针对当时发现的一些新粒子有着令人迷惑、无法解释的现象,杨振宁和李政道在美国石溪附近的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展开研究。他们大胆设想,左右对称即宇称守恒这件事差不多完全对,却不是完全都对,不是绝对的对,在弱力量里宇称不守恒。他们的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在《物理评论》杂志上刊出。

“宇称不守恒”理论石破天惊,有一些人对此理论持怀疑态度。当年年底,在美国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和她的团队共同做了这种理论的证明实验。实验的装置非常复杂,并且在极低的温度下进行。1957年1月初,吴健雄女士郑重宣布:她已观测到“弱相互作用下的空间宇称不守恒”。1月15日,杨振宁给大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发了报喜的电报,旋接导师回电:“走出门了!”1月16日,《纽约时报》头版整版刊发有关“宇称不守恒”被证明的文章,消息迅速传遍世界。宇称守恒定律的打破,不仅仅是物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将给整个科学界带来一系列广泛的变革和影响。

1957年10月3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博士。

杨振宁是持中国护照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的。他是中华骄子,作出了“中国贡献”。在诺贝尔奖颁奖贺宴上,杨振宁即席演讲,他在似乎不合时宜地回顾了1901年即诺贝尔奖设立之年结束的那场“欧洲多国和美国军队入侵北京”和中国义和团运动后,满怀深情地说:“我以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同样,我为能致力于作为人类文明一部分的源出西方的现代科学而感到自豪。我已献身现代科学,并将竭诚工作,为之继续奋斗?!贝筇锵炱鸪な奔淙攘业恼粕?。

物理学界普遍认为,杨振宁最大的贡献,其实并不是获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而是1954年和美国教授米尔斯创立的非交换规范场论,后来被称作杨—米尔斯方程?;褂?967年杨振宁首先发表、1972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巴克斯特从另一角度导出的“杨—巴克斯特”方程。

与祖国

杨振宁一直有家国情怀。他记得小时候春节家中大门联例贴“诗书继世,忠厚传家”。读小学时父亲就教他唱爱国歌曲《中国男儿》,上大学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他和同学邓稼先在昆明一起背诵李华的《吊古战场》文。1957年夏杨武之与杨振宁一家在日内瓦相见,他手书示儿、媳:“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长期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的杨振宁在美国积极参加和组织社会活动,为唐人街居民,为新移民,为侨胞,为所有中国血统的人尽力提供服务,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与交流。为此,他付出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但乐此不疲。他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曾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徒ń蛔鞒隽斯毕?。杨振宁曾这样写道:“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向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p>

杨振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担任中国多所高校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培育和提升师资力量。他向中国多家科研院所介绍世界前沿的科学成果,助力基础科学和应用经济腾飞。做学问,他主张宁拙毋巧,宁朴勿华。

2001年重阳节,我陪同杨振宁来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他在参观并作了建设性发言后即席题词:“我十分喜欢冯友兰先生的旧邦新命之说。为了发扬新命,要对旧邦多所认识。今天高兴看到贵校特设中心研究徽学?!焙罄次矣衷诤戏始ぱ钫衲臀谭鱿钫衲ㄌ庥什岱⒉蓟帷T诎泊罄裉?,他的开场白是:“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同学来听演讲,恐怕不仅仅因为我是中国人,还是合肥人?!壁缎车幕坝镆幌伦永撕湍昵嵋淮木嗬?。

定居清华园的杨振宁,把分配的住处和他在纽约长岛的寓所与清华做了置换,并给清华居所命名“归根居”。他多次说过:“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作者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合肥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