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杭州市政协: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本报讯(通讯员 刘建华 记者 鲍蔓华)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联合滨康乐龄中心等3家养老服务机构试点推出“99元乐龄短住计划”。订阅该计划,每天99元就可以让老人住进养老中心,享受一日三餐及日常照料等服务,满足了子女外出、老人术后恢复等急难需求。
像滨康乐龄中心这种短期托养模式在杭州市政协委员牟晓军创办的杭州“在水一方”养老服务集团内早就推出。作为杭州市第一批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凭借全链条、专业化的为老服务,“在水一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牟晓军成为市政协委员后,依托20多年养老服务经验,在政协履职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把衔侍獠皇堑ザ莱鱿值?,养老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是单独的”。在牟晓军看来,养老延伸出来的民生问题很多,比如老年疾病筛查、增加智慧服务设施等,解决好养老问题需要“四面八方出击”。
今年4月,在市政协召开的“大力提振扩大消费 增强消费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首场协商活动现场,针对当前养老产品供给单一、养老场景体验缺失等问题,牟晓军围绕进一步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创新模式释放银发经济活力作了发言,提出政府引导市场扩容,构建“银发消费”新生态;聚焦产品升级,满足多元需求;拓展沉浸式消费场景,构建银发经济生态圈等建议,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回应并表示杭州将加快形成银发经济产业集聚高地。
据了解,近几年在杭州,像滨康乐龄中心这样的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包括小区附近的医养护驿站、老年食堂等还有很多,连同家政网点、基层文化点等这些“小而美”的功能,被称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群众最需要怎样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去年8月,市政协成立13个课题组深入10个区(县、市)开展调研。在后续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上,“充分发挥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独特优势被多次提及,坚持数字赋能,增强养老服务供给成为建言献策导向。
今年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多位市政协委员就此提出提案。市政协委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邵浙新呼吁将大数据、智能科技与智慧养老相结合,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运用前沿的居家养老设备和硬件设施,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
如今,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夕阳红的美好,因地制宜搭建各类服务供需对接的数字化平台正成为更多委员的共识及建言方向。
编辑:李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