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云南红河州政协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绿色发展 绘就生态优先新画卷
“十四五”以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绩斐然。与“十三五”末相比,绿色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76.8%,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1户、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绿色设计产品2个,“绿电+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加快形成,绿色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红河州政协的智慧与担当。作为红河州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红河州政协深入贯彻
“有色金属产业是红河的传统优势,但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焙旌又菡喙馗涸鹑吮硎?。为此,政协通过专题协商、深度调研、联动监督等多种方式,构建起立体化的履职格局,为全州绿色转型注入强大动能。
作为红河州支柱产业的有色金属产业领域,泸西县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是一份耀眼的转型样本。该产业园总用地面积8377.04亩,“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园区聚焦绿色铝产业集群建设,致力于打造“铝水不落地”全产业链。未来预计实现年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300亿元,直接吸纳就业人数约1.2万人以上,彰显了红河州产业转型的坚定决心。
红河州政协围绕州委、州政府建成“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将“铝水不落地延伸产业链,高质量建设泸西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纳入年度重点协商计划,并将调研成果形成民主监督专报,为州委、州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专报建议完善园区生产生活用水、天然气供气工程,争取滇东纵向铁路通道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网规划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大光伏、风电建设,新增电力优先满足泸西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生产。招商方面建议聚焦新兴产业引进高端铝精深加工项目,打造绿色低碳高端铝产业集群;借区位优势,引导企业“走出去”拓展东南亚市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铝贸易和制造中心。
在政协的推动下,今年7月,园区正式投产,其核心项目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93万吨低碳铝项目首批生产线同步启动。据了解,依托红河州清洁水电优势,该项目每吨电解铝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传统火电生产下降86.15%,年减排1836万吨;而“铝水不落地”就地加工可为下游企业节约每吨铝生产成本600元以上。
与此同时,生态环保的硬约束也在持续强化。红河州矿产资源丰富,但历史遗留的尾矿库问题曾是生态修复的“硬骨头”。红河州政协开展专题民主监督调研时发现,全州有9座尾矿库应闭库未闭库,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周边土壤和水质。
“建议明确责任、限时整改。”州政协在调研报告中列出牵头单位、实施主体,提出“直接闭库”“回采再利用后闭库”两种整改路径,并明确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同时建议将尾矿库治理与土地复垦结合,让废弃矿坑“变废为宝”;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进尾矿资源化利用,打造高值化示范项目。这份报告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如今的红河大地,曾经的“生态伤疤”正慢慢长出新绿。
不仅着眼于当下,更布局长远。红河州拥有“百年云锡”的亮丽名片,锡铟储量居世界首位。为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州政协围绕打造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会后形成的工作专报得到州委主要领导批示,为红河州有色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十四五”期间,红河州政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为全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红河州政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各方智慧,为推动红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通讯员 吕金平 王碧炜 张燕函)
编辑:董雨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