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揭阳古城,何以焕新? 广东省揭阳市政协助力古城保育活化
五门三窖蕴藏古风,二十四巷弄间流转春秋。距今已885年的揭阳古城,被誉为“浮水葫芦”的岭南秘境,不仅是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一座活着的、充满烟火气的潮汕生活博物馆。近年来,揭阳市委、市政府将古城保育活化列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动揭阳古城向拥有当代“活”力的深刻变革。其中,不乏揭阳市政协及政协委员们的身影。
身体力行守护古城文脉
当前,揭阳古城改造提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市政协委员,揭阳电视台广播节目中心副主任、主任记者陈奕波常常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古城各个角落走访调研,记录揭阳古城保育活化的变迁。
“我们的古城特别有魅力,历史人文底蕴很深厚,水系是独一无二的,祠堂建筑保留得特别完整,透射出来的历史人文底蕴,很能激励人?!背罗炔ㄊ耆缫蝗?,潜心钻研,精心打磨出一部厚重的地方文史著作——《图说岭南水城》。自成为市政协委员以来,陈奕波提交了8件提案,其中6件涉及古城,均被立案办理,其中一件还被评为优秀提案。
与陈奕波一样深耕揭阳文化的还有市政协委员、揭阳市欣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锡銮。近年来,钟锡銮团队走遍古城街巷,挖掘传统技艺与民俗风情,从斑驳的古墙、骑楼建筑到潮剧、剪纸等古城元素中汲取灵感,将进贤门、古八景等元素转化为晴雨遮、福袋灯等文创产品,让古城文化“走进”日常生活。他们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合作,既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又带动古城旅游,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文创动能。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推进中,揭阳古城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焕新蜕变。一项项精心规划、匠心实施的改造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让这座古城在延续历史根脉的同时,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与生机。
古城所在地——榕城区政协委员、西马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楚生也忙成了陀螺。他带领街道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宣传利民政策,梳理分析古城住户、铺户的实际困难,用“一户一策”的精准服务破解改造难题。他曾带着规划图多次上门劝导居民拆除家门口的厕所,也曾联动住建、民政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居民争取房屋修缮政策支持。一系列务实精细、饱含温度的举措,成功消解了绍兴路、打铜街、元鼎路外立面改造涉及居民的顾虑,推动大家从抵触转向理解、从观望变为支持,为古城改造的顺利推进凝聚起政府与群众的同心合力。林楚生说:“既要找准古城保育活化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深调研、察实情,让建言献策‘接地气、有分量’,也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建议,从‘建言者’延伸为‘实践者’,为推动古城协调发展添砖加瓦。”
从史料钩沉到文脉传承,从矛盾化解到业态创新,从提案建言到项目落地,揭阳市政协委员以多元视角深耕揭阳古城保育活化,用实干担当架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调研议政助力打造文旅IP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揭阳古城迎来游客77.67万人次,同比增长39.37%。沿街飘扬的五星红旗,如织如潮的市民游客,震撼人心的非遗展演,琳琅满目的特色精品……在民俗与文旅的结合中,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下,揭阳古城焕发新的时代活力。
10月10日,揭阳市政协召开七届二十三次常委会会议,围绕“挖掘古城文化资源 聚力打造文旅IP”主题进行协商议政。同日,市政协还组织政协常委开展视察活动,详细了解保育活化工作进展及潮侨坊规划建设情况,切身感受古城面貌的提升与变化。
会上,与会委员就活化街区、建设潮侨坊、发挥非遗项目效应、做活“水”文章、开发文创产品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相关部门积极作出回应,双方就主题内容作深入的交流互动。
如今,古城保育活化刚起步,大家都有一个感觉:文化资源挖掘和文旅IP打造方面仍显不足。市政协调研组发现,古城内现有商业业态以传统零售、低端餐饮为主,传统现做现卖的揭阳特色小吃摊比较少,“晨起食粿、闲坐观匠”的本土文化特色和创意性消费场景尚未形成。地方特色文旅产品少,顾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意愿低,尚未形成夜间经济效应。
“对于商业性强的街区,比如中山路,要充分考虑业态植入的地方特色问题,我们要卖‘揭阳八宝’,要有一定的地方文化含量,像思贤路‘梨好地都’之类就挺好?!笔姓N㈤懦乔敝飨I兖浇ㄒ?,在业态植入时,要充分考虑街区每一户的历史,要多推出老字号,还要布局更多的非遗产品像风筝、大白扇、漆器等的销售点和制作体验的作坊,延长游客在地旅游时间,增加食、住等旅游消费。
市政协常委、澳门潮属社团总会副主席曾增伟则建议串联“侨文化精品路线”,将潮侨坊与进贤门、揭阳学宫、古码头串联,推出“寻根之旅”,开通“潮侨水上游线”,从潮侨坊码头出发,途经水岸风貌带,复刻侨批水路运输场景;也可以在潮侨坊设置非遗体验区,打造“逛潮侨坊、赏非遗、品侨味”的沉浸式体验,实现侨文化与古城IP深度融合。
钟锡銮认为要让文创产品成为“流动的古城名片”,可以围绕核心IP,分层开发三类文创产品:一是“文化传承类”,二是“体验互动类”,三是“日常实用类”,构建多元体系,延伸文创产品维度。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聚焦打造独具揭阳特色古城的关键问题,持续深入调研,精准建言献策,强化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在挖掘古城文化底蕴、助力古城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宣传推广古城品牌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揭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林仪 通讯员 谢昭忠)
编辑:董雨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