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习近平报道专集>习语回响
汇聚智慧力量 共绘“十五五”蓝图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蒲е贫ê徒有凳┪迥旯婊堑持喂碚闹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制定实施中长期规划的要求,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科学制定规划要准确把握大势。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以历史方位锚定时代坐标,既要洞察“四个没有变”的国情基底——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变局态势、战略机遇期判断和中国式现代化决心始终未变,更要敏锐捕捉“四个正在变”的全球脉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升级、国际力量对比重构、风险形态迭代及中国制度优势的深化演进。要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把准航向,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科学制定规划要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要紧扣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方位,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福祉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既要破解发展不平衡、内需不足等深层次矛盾,又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将科技自立自强与民生福祉提升熔铸为高质量发展的双螺旋,在百年变局中赢得战略主动,为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
聚焦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课题,加快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聚焦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聚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聚焦加快经济绿色转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科学制定规划要广泛凝聚智慧力量。以“众智为墨、民心为纸”,将宏阔建言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将基层声音熔铸为国家战略。唯有在“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的辩证统一中,才能绘就既有科技创新的时代高度、又具民生温度的发展蓝图。
协同发力,让国家蓝图凝聚最大共识。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政协委员作为智力密集型群体,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前,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围绕规划制定开展专题协商议政活动,聚焦规划编制中经济发展目标、科技创新、产业布局、民生保障等重大问题,同心同向、群策群力,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这正是人民政协发挥“四个凝聚”作用的生动实践,充分验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长 张连起)
编辑:周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