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习近平报道专集>习语回响
美丽中国建设:山河织锦绣 盛世绘丹青
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国之大者”?!笆奈濉笔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美丽中国建设发表重要论述。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推动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举措。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美丽中国建设“1+1+N+32”的实施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美丽中国建设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
守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几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开展中央生态环境?;ざ讲?,把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督察工作的重点。截至目前,先后开展三轮中央生态环境?;ざ讲欤淮笈诔羲?、固体废物堆存环境风险等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以及噪声、油烟、恶臭等“家门口”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长江岸线?;?、洞庭湖非法矮围整治等问题整改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称赞。
人民群众关心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不断提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达到了29.3微克/立方米。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首次超过90%。长江连续五年、黄河连续三年,干流的水质达到了Ⅱ类及以上。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1.24%,连续4年超过90%。
优质生态产品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态环境红利。今年是“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各地积极探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的多元化实现途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等实现跨越式发展,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此外,中央财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规模,从2008年61亿元提高到2023年1061亿元,覆盖31个?。ㄗ灾吻?、直辖市)818个县,更多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之路。
生态文明改革步步深入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在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方面,整合优化机构职能,组建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推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ぷ酆现捶ǜ母铮呕饔蚝S蛏肪臣喙芎托姓捶ㄖ澳芘渲?,完成国家和省级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有效运转国家生态安全、国家核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さ裙ぷ餍骰啤=⑹凳┝斓几刹孔试醋什肴紊蠹?、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建立健全生态环境?;ば薷醇喙芴逑?。
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面,将生态文明载入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生态环境法律30余部,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有效夯实各地区各部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科学划定生态?;ず煜?。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实行最严格耕地?;ぶ贫?、节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启动实施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方面,开征环境?;に?,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推行排污权交易?;竟菇ㄐ纬商即锓逄贾泻汀?+N”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初步形成由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组成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倡导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积极推动和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
“十五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展望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通过“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高水平?;げ欢纤茉旆⒄剐露苄掠攀疲笆逦濉笔逼谌嫱平览鲋泄ㄉ璐蛳潞芎没?。
“十五五”时期是美丽中国建设进入承上启下、拓面提质、积厚成势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美丽中国建设要围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的目标,在统筹考虑“2029年完成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30年前碳达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等多个节点任务要求下,要以系统思维谋划美丽中国建设工作。一方面聚焦生态环境难点问题和突出短板,做到从源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一体推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与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并重;另一方面,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深化体制改革,打造不同层级先行示范样板,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扩大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随着“十五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各项任务部署加快实施,美丽中国建设必将迎来新的历史性跨越,一幅蓝天常在、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金南)
编辑:周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