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委员履职故事
“会用苗歌讲法条”的检察官
——记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政协委员汪静

汪静(左四)到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向苗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了解苗绣传承和?;ぶ杏龅降奈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汪静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政协委员,雷山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三级员额检察官。
雷公山的晨雾还未散尽,控拜村已经响起银匠们叮叮当当的锻打声。此时,汪静正踩着露水走进村寨—这位被同事们称为“会用苗歌讲法条”的“90后”女检察官,正用法律为非遗编织着坚实的?;ね?。
一场直播,揭开银饰江湖的真假较量
雷山县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积淀了非常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中心”,全县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5项、省级13项、州级19项。
初到苗岭,汪静便意识到,法条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守护文化根脉的温度。
控拜村,这个拥有600余年银饰锻造技艺的古老村落,正面临着现代商业的冲击。直播间里标着“纯手工苗银”的饰品,售价竟低于村民的制作成本,销量却远超全村一年的产量。
国家级银饰锻制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光宾拿着一个机器制银饰找到汪静,痛心地说:“我们一锤一锤敲三个月,人家机器一天做几百个,还说是我们控拜村的手艺,这让我们怎么活?!?/p>
为了揭开真相,汪静决定“潜入”直播间一探究竟。她带着书记员连续两周蹲守12个网红直播间,发现这些所谓的“控拜银饰”实际发货地全都不在贵州。最让她揪心的是,因有商家盗用控拜村的寨名抢注商标,真正的银匠们反而不能用“控拜银饰”做宣传。
法律要为手艺人撑腰,也得给不良商家画出红线。汪静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通过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职能部门查处465家违规商家,追回偷逃税款30万余元。但她也深刻意识到仅靠处罚难以治本,必须唤起传承人的知识产权?;ひ馐丁K舷喙匦姓棵畔低呈崂硪畏且派瘫?,指导控拜村委将“控拜银饰”打造为公共品牌,为非遗银匠村织起知识产权?;ね?。该案最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年公益诉讼?;ぐ灼な椤?。
“最好的?;ぃ侨妹扛龃腥硕汲晌约旱氖鼗ふ??!蓖艟渤0颜饩浠肮以谧毂摺T诳匕荽逍⊙?,她把银饰侵权案编成苗歌;在刺绣工坊,她教绣娘们给作品登记版权。如今,苗绣姑娘会自豪地展示版权登记证,银匠师傅会底气十足地说“找我律师”,火塘边的老人也懂了“直播卖假要吃官司”。
法治的种子,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破土生长。
一宗案,护起一个产业的根
法律要护得住手艺,更要托得起生计。
2022年清明,雷山县的茶园冒了新芽,“银球茶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毛鹃却愁得彻夜难眠。她拍摄的制茶短视频被福建某茶叶公司盗用,对方将普通绿茶包装成“雷山银球茶”在网上进行销售,月销过万单?!罢獠皇窃艺信疲嵌狭宋迩Р枧┑幕盥钒。 泵榇乓晦┑ゼ锹颊业嚼咨较丶觳煸菏?,声音都在发颤。
面对电商平台证据分散、取证困难的局面,汪静带着办案组成员蹲守直播间,通过“电子证据保全”的方式固定商家侵权痕迹,最终,通过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方式,不仅帮毛鹃讨回公道,更是推动了该电子商务平台与雷山县签订农特产品合作协议,当年“双十一”银球茶线上销售额就突破4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银球茶”的声誉,也维护了“银球茶”产业链上无数茶农的利益。
深入基层的办案经历,让汪静深刻认识到,非遗?;げ荒苤褂诟霭肝?。作为政协委员,她走遍了雷山县156个村寨,聚焦非遗保护中的短板问题,围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提交了多件提案,从知识产权保护到品牌打造,从产业升级到提质发展……
“非遗?;な浅〕志谜剑糜写啻娜途?。”汪静知道,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唯有构建机制、培养人才,才能形成长久的?;ぁ?/p>
汪静带领团队研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市场监管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该系统能自动抓取电商平台上的“雷山非遗”关键词,比对商标注册信息和传承人名单,像“电子哨兵”一样守护着非遗的边界。
在雷山县检察院成立的“非遗?;ぐ彀缸椤崩?,汪静带着年轻检察官学习苗语、研究非遗谱系,还与贵州民族大学合作开设“非遗法治?;ぁ笨纬?。在她的带动下,雷山县检察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非遗?;せ疲盒淌录觳煅铣椭萍偈奂伲袷录觳熘С执腥宋?,行政检察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公益诉讼守护非遗公共利益。这套“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的模式,被纳入黔东南州检察院的非遗保护专项工作方案,在全州推广。
当雷公山的月光洒满苗寨,汪静的笔记本上又多了新的计划:下个月要去培训新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使用法律工具,年底前要把监督模型升级到2.0版本……在法治护航非遗的道路上,汪静的脚步永远朝着下一个村寨、下一项技艺、下一个需要守护的传承故事前进。(通讯员 唐继林)
编辑:孙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