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浙江专题>人民政协报看浙江
杭州桐庐县政协:笑容多起来 腰包鼓起来
本报讯(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何小华)“国庆订单全满,去年营收超百万元,多亏了‘三美十条’。”国庆的桂香还萦绕在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石舍村的青石板路上,村口的留澍民宿内,店主郑林澍指着墙上“美颜之星”“美艺之星”的奖状,脸上笑意盈盈……这份看得见的“美丽成果”背后是桐庐县政协的精准赋能与深度参与。
2024年9月,桐庐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实施“美丽100”行动,吹响了三年攻坚的奋进号角——通过打造100个“出彩出圈”的美丽标杆示范点,实现全域高品质美丽。今年初,在杭州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全域高品质美丽标杆示范地推进大会上,“美丽100”正式升级为“富美100”。
从“美丽”到“富美”,标志着桐庐美丽建设从“塑形”向“铸魂”的深刻转变,为真正把“美丽”作为桐庐共富最大的特色,打开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县政协主动担当、精准发力,迭代升级了去年发起的“百名委员助力美丽100行动”,今年2月正式组建文艺赋美、乡村运营、暖食工程、法润乡村、和美庭院、委员市集6个“协力富美”助力团。
“和美庭院”助力团主动作为,试点石舍村从“美素”“美居”“美味”3个维度切入,通过培训、授星,巧妙推动村民从“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实现乡村环境“一时美”到“一直美”的跨越。如今,石舍村已涌现84个“六小美”之星,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藏着“美”的密码。
在梅蓉村,作为“和美庭姐”,县政协委员李梅带领“和美庭院”助力团一次次开展深入调研,结合本土经验提出既要“接地气”摸清需求,也要“高水平”献策,让美学融入乡村肌理等多条建议。
在政协赋能、委员助力下,芦茨村190余家民宿年入1.98亿元,母岭村妇女开发桂花产品建“家家零售”矩阵,庭院经济成燎原之势。
为乡村注入“美学动能”的同时,委员们还将目光投向民生服务?!芭彻こ獭敝ν啪劢估夏耆禾濉耙徊腿确埂蹦烟?,破解偏远老年食堂资金困局,推广经验、对接爱心资源;“法润乡村”助力团依托“桐心聚力·法助共富”党建品牌开展行动,其中,律师委员李凌峰在半年内先后走进凤川初中、莪山乡政府、春江小学等学校宣讲各类法律知识。除聚焦“一老”民生难题外,委员们的担当同样体现在关爱“一小”的成长上。在桐庐县子久学校,特殊儿童从“五音不全”到掌握音准节奏,重拾对音乐的兴趣。校长钟沁微感慨:“这离不开陈丽安委员的努力,她牵头公益老师每周二上门提供艺术疗育课程,为孩子们打开通往世界的窗。”何国民委员的高考志愿填报讲座场场座无虚席,俞金宝委员组织书法家为基层送出千余副春联……点滴行动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暖流。
如今,6支“协力富美”助力团如同6条纽带,一头连着政协的智力优势,一头系着乡村的民生期盼,让“双百攻坚”的蓝图,一步步转化为群众脸上的笑容、鼓起来的口袋,共同绘就桐庐的共富图景。
编辑:李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