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从“闲置愁”到“丰收乐”
——四川泸州龙马潭区政协助力高标准农田利用率提升
金秋时节,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官渡社区的团山堡田野里,红高粱刚刚卸下了沉甸甸的穗子,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芬芳。田埂上,区政协
然而,就在不久前,这千亩良田还因种种原因一直处于收益低下的状态,让社区负责人急得上火。
时间回到2023年,金龙镇官渡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团山堡1000余亩土地完成“坡改梯、
2024年,区政协委员樊涛在调研中发现了这一问题。他通过走访农户、实地考察了解到,“3家规模化农业企业实地考察后,都因前期土地流转成本高、轮作技术风险不确定而打了退堂鼓?!蓖保撑┗肮咧种哺吡?、水稻,且多为单季种植,土地复种指数仅30%。樊涛意识到,问题卡在“谁来种”的主体难题与“怎么种”的技术模式瓶颈上,若不及时解决,再好的农田也等于白建。
在樊涛的呼吁下,“团山堡高标准农田利用效率低下问题”很快被纳入区政协“有事来协商”议题。在区政协的组织引导下,相关界别委员、农业技术专家、群众代表等深入官渡社区展开调研、协商,共同为破解该难题出谋划策。
“高粱5月播种、8月采收,采收后正好接上油菜10月栽种,次年5月收油菜籽,既不浪费土地空
“光有技术不行,还得解决谁来牵头干的问题!”屈飞委员建言,可以推广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多样化合作模式,鼓励联耕联种、代耕代种。
“销售端的问题我来对接!”罗德华委员主动表示,可以联系本土企业,推进“田间直供”订单种植,从源头解决农户“种得出、卖不掉”的担忧。
“村里也能搭把手!我们可以定期开展种植培训,组织农户跟着专家学技术,一起参与农田轮种。”
经过多轮协商、反复讨论,各方最终达成共识:确定“高粱+油菜”为主推轮作模式;引入泸州老窖等企业签订订单,打通销售渠道;以“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合作方式推进规模化种植;邀请农业专家提供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为2025年正式耕种做好万全准备。
今年,仅油菜一季,团山堡千亩农田就收获籽实1.8万多斤,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直接为集体和农户增收5.76万元。从“闲置愁”到“丰收乐”,团山堡千亩良田正书写着“季季有耕种、岁岁有丰收”的乡村振兴故事。(记者 韩冬 通讯员 蒋小燕 冉茂权)
编辑:彭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