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四川省政协:让“川派”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本报讯(记者 韩冬)独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错落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四川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川派”中医药文化。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和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总体部署,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瑰宝在四川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直以来,如何助力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是许多省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今年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王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拥有中药资源9055种,道地药材86种,居全国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川药资源开发与利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用上放心药。他还从开展中药材野生资源?;?、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建设、开辟“中医药﹢生活”新赛道等方面提出多条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建议。
相关部门对王超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着力加强对中药材种质资源?;?,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对中药材种质资源开展保种育种;加快推广林下套种、种养循环、“粮—药”“菜—药”等新型种植模式,提升产能效益;持续推进中医药领域重点实验室、省级中医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大中医药行业整合力度,致力于培育更多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部署。为此,四川省政协精心组织,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展开深入调研、广泛协商,为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凝聚智慧和力量。
从4月份开始,省政协副主席刘成鸣、刘旭光分别带领相关界别委员及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先后前往绵阳、达州等地进行调研。每到一地,调研组成员都深入中药材种植基地、各级医疗机构,通过现场察看、询问细节,与种植户、医疗机构负责人、中医传承人展开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各地道地药材种植、中医技能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服务产业现状、各级中医医疗服务机构发展等情况。
委员们提出,要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品质标准,加快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和现代化加工园区,培育“川药”品牌集群,加快推动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博物馆、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力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非遗技艺传承”等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委员们纷纷表示,将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建议,更好助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编辑:李敏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