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
全国首例司法确认遗嘱变更保险受益人案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人民政协网10月16日电(记者 奚冬琪)10月13日,一场备受法律界、金融界及公益领域关注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全国首例司法确认遗嘱变更保险受益人案”展开深入研讨,揭示了该案在打破行业惯例、明晰法律适用、推动遗产慈善等方面的深远意义。
该案中,投保人万琳(化名)希望将自己购买的终身寿险保险金捐赠给慈善机构,并在遗嘱中明确指定了负责办理捐赠事务的遗产管理机构。然而,当她向保险人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申请变更受益人时却遭到拒绝,经过多次沟通无果后,她投诉到当地金融管理局仍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委托北京传家律师事务所提起诉讼,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判令保险公司按照万女士的遗嘱,将遗产管理机构登记为保险受益人。本案判决已经生效。
据悉,该案创造了四项全国首例案件的先例,分别是:首例司法支持遗嘱变更保险受益人判例,首例司法支持保险对接遗产管理人判例,首例司法支持保单慈善捐赠判例,首例司法支持法人担任保险受益人判例。
研讨会上,本案遗产管理人北京和谐继承服务中心主任刘鹏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财富积累,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像万女士一样,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安排身后事。此案为保险行业如何适应这种新需求上了生动一课。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遗嘱库项目办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兼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总干事傅昌波表示,从慈善行业发展角度,本案具有三大标杆意义。首先,通过司法判例,确认了公民通过遗嘱+保险的形式进行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作用的具体体现,其次,有效地发挥了遗嘱和保险的工具价值,放大了慈善效能
在9月22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
民法典立法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龙翼飞认为,本案准确把握了民法典和保险法的制度衔接,为民法典和保险法的实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司法实践样本,值得重视、研究和推广。
编辑:钱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