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大家谈
将英雄精神内化于心
八十载沧桑砥砺,九万里风鹏正举。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的上午,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仪式,并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当庄严的《献花曲》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回响,我们肃立于时间的长河此岸,仪式如同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将我们与英雄们紧紧相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年份,这场肃穆的仪式不仅是对过往的深切缅怀,我们谈论“崇尚英雄”,也并非只为回顾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是为了继承一种能够指引当下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敝戮从⒘?,不应是空洞的口号,而应是融入我们日常的精神,是一种“动态”的传承,它关乎我们如何对待过去,更指引我们如何面对现在与未来。
英雄的伟业固然诞生于生死考验的关头,但英雄的精神却可以闪耀在平凡岗位的坚守里。它可以是选择在大山里教书育人的乡村教师,用知识点亮孩子未来的灯;它也可以是在实验室里历经千百次失败的科研人员,用耐心与智慧叩问未知的大门;它可以是边关哨所迎风冒雪戍国门的解放军战士;也可以是每个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匠与职员。我们所处的社会,正是由无数这样的“小我”构成,当我们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把分内的责任尽到,就是在自己平凡的坐标上,延续英雄们“把该担的担子担起来”的精神内核,是和平年代对英雄精神的生动诠释,也让崇高的英雄精神,拥有了最广泛、最坚实的现实土壤。
而要真正传承这份精神,内心必须?;骋环荨熬次贰?。这份敬畏,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那些铮铮铁骨的深刻理解。我们不能忘记民族的来路,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从怎样的苦难与牺牲中萌芽、生长。正确的英雄观,是坚决抵制任何解构历史、亵渎英雄的虚无主义倾向。当我们通过网络重温一段段黑白影像,当我们在纪念馆里凝视一件件斑驳的文物,当我们聆听长辈讲述那些并不久远的往事,我们就是在擦拭历史的镜框,让英雄的面容愈发清晰。这份敬畏,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它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能始终保持一份清醒,辨识什么是值得捍卫的价值观,什么是应该坚守的初心。
“崇尚英雄,不忘初心”最终的落脚点,是我们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时代的考题已经变换,不再需要我们普遍地去浴血沙场,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依然需要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在所难免。越是如此,我们越需要从英雄身上汲取那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力量。将英雄精神内化于心,就是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建设祖国的行动;就是把对英雄的敬仰,转化为服务人民的自觉。当无数个体将英雄精神熔铸于灵魂深处,见诸日常行动,把自己这块“砖”砌牢,把自己这颗“螺丝”拧紧,便是对英魂最好的告慰,也是对“牢记使命”最朴素的践行。这亿万个“小我”的星光汇聚,必将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浩荡洪流,书写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新英雄史诗。(张家铭)
编辑:彭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