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文旅部:推动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带动120万余人就业增收
中新网9月29日电 国新办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表示,文旅部推动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带动相关产业120万余人就业增收,可以说是“手艺养活一家人,非遗振兴一个村”。
会上,有记者问,当下,非遗日益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喜欢上了非遗。请介绍一下“十四五”期间我国非遗?;すぷ鞯慕骨榭?。
对此,卢映川表示,非遗的魅力源自其悠久的历史,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笆奈濉笔逼?,我国非遗保护的机制更加完善,实践更加生动,传承队伍更加壮大,非遗也更加见人见物见生活、可知可感可体验,也展示了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非遗?;し瘴Ц优ê瘛V邪?、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すぷ鞯囊饧罚?1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非遗?;しü?,非遗?;ぶ行?、非遗馆和非遗协会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同推动非遗?;さ牧己蒙缁岱瘴?。270多个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で苑且偶捌湟劳械娜宋暮妥匀换肪辰姓逍员;?,让我们不仅能看见山水,同时也能留住乡愁。源于传统生产生活的非遗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元宵赏灯、重阳登高等习俗让节日更有仪式感,八段锦、太极拳等已经成为大众喜爱的锻炼养生方式。
二是非遗传承实践日趋活跃。文旅部推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全国已经有100余所高校设立了非遗?;け究谱ㄒ岛拖喙匮芯糠较颍?00余所高?;斡胫泄且糯腥搜行夼嘌导苹?,超过10万名非遗传承人走进大学课堂,在中小学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小小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外国友人学古琴、看昆曲、穿汉服、耍鱼灯等,非遗传承越来越年轻化、生活化、时尚化。
三是非遗富民惠民效果显著。文旅部推动各地建设非遗工坊1.29万家,带动相关产业120万余人就业增收,可以说是“手艺养活一家人,非遗振兴一个村”。像海南黎锦、庆阳香包等都是生动例证。推动非遗进景区、街区、社区,用非遗之光点亮群众文化生活。非遗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很多非遗成为地方名片,游陕北看秧歌、到贵州听侗族大歌、去自贡赏灯会,“非遗+旅游”“非遗+时尚”的深度融合,旅游让生活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味。
卢映川表示,当前,非遗?;すぷ鞯玫搅巳缁岬墓惴汗刈⒂胫С?。文旅部将进一步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找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编辑:位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