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资讯
以美术语言讲好新时代发展故事
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美术组织创作资助项目“美丽中国颂:主题美术创作活动”艺术创作专家聘任会暨创作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懊览鲋泄蹋褐魈饷朗醮醋骰疃敝荚谕ü朗醮醋髁⑻宄氏中率贝泄纳?、人文之韵与发展之力。
“要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的‘绿色低碳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等要求,转化为画面中的视觉元素?!庇牖嶙已д呋刑致壑?,为即将在吉林、重庆实施的采风写生活动奠定学术基调。
据介绍,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由31位艺术家组成,涵盖国画、油画领域老中青三代。受聘专家涵盖国画、油画、艺术理论等多个领域,既有德高望重的行业领军者,也有美术界的中坚力量,形成了兼具权威性与创新性的指导团队。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美丽中国颂:主题美术创作活动”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徐里对“美丽中国颂”项目整体概况进行解读,认为此次采风既是对长江文明、黑土文化的当代诠释,更是新时代艺术家践行文化使命的具体实践。“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将全程跟踪采风创作,确保艺术成果兼具学术价值与传播效能,为两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毙炖锉硎荆懊朗豕ぷ髡咭岳返难酃夤壅兆匀?,用艺术的笔触记录时代,让每幅作品都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鲜活艺术力量?!?/p>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刘广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刘广介绍,项目将以“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为创作准则,把吉林的长白山腹地、抗联红色遗址、鸭绿江边境线与重庆的巴山渝水、山城肌理、长江经济带转化为丹青画卷,用艺术语言诠释“两山”理念的实践成果。他提出“五维调研法”,强调通过“所观、所闻、所思、所感、所绘”系统捕捉地域文化精髓,以主题绘画讲好中国故事,用生动画笔再现新时代中国建设的辉煌历程,把对新时代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体现文化思想和创新能力的精品绘画创作留下来?!跋M舜尾煞缁疃茉诩?、重庆两地推动形成‘东北振兴’与‘长江文化带’的艺术叙事体系,为主题性美术创作提供新范式。”刘广说。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珂表示,“美丽中国颂”既有宏伟叙事,也有民俗风情,将通过画笔捕捉“山水之城”的立体气质、展现东北地域文化的多元魅力,让作品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文化纵深感。
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华三认为,要挖掘“生态与人文”的共生关系,地理标志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中国精神的文化符号,始终为艺术创新提供灵感。
当艺术遇见生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重庆的石板路、吉林的土灶台,都保存着当地民居的原始风貌,这些“活态艺术”让专家们现场回忆起徐悲鸿创作《巴人汲水图》时,正是被挑夫爬坡上坎的艰辛所震撼,这种“从生活中来”的创作理念将贯穿此次采风写生创作活动。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建国希望此次采风既要画出爷爷奶奶记忆中的乡愁,也要画出同龄人眼中的新山河,更要把自己变成黑土地的一部分,让创作真正扎根生活土壤,才能画出有温度的作品,让美丽中国的画卷更富青春气息。
“重庆的每块岩石、吉林的每条溪流,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听懂这些自然与历史的对话?!北本┦泻5砬朗跫倚岣敝飨趵怠?/p>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舒勇深切感受到扎根乡土的创作最具生命力,他表示,“要在大足石刻看到传统匠心、在长白山感受自然伟力,从老一辈艺术家深入生活的实践中汲取养分?!?/p>
采风活动分别于9月、10月下旬实施,预计明年将创作完成100余件(组)精品力作,并举办“美丽中国颂”主题美术展、出版作品集,展示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风貌。(记者 张丽)
编辑:位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