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聚焦

雪域天路“守护者”

2025年09月30日 08:4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在海拔3600米的拉萨河谷,青藏铁路如一条钢铁巨龙蜿蜒伸展,列车穿梭于峰谷之间。列车刚驶出隧道,车窗旁便传来乘客的惊呼:“快看!有人在向列车敬礼!”循声望去,铁路旁的山坡上,一名身姿挺拔的男子正向着飞驰的列车敬礼致意。列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青藏铁路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这些身着荧光背心的身影,正是日夜守护这条雪域天路的护路队员。

今年是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政协委员旦增旺堆加入护路队的第19年,如今他已是高天护路大队教导员。入汛以来,铁路旁的拉萨河水位骤涨,河水裹挟泥沙奔涌而下。旦增旺堆像往常一样沿铁轨巡逻,目光不时扫过湍急的河面,神经始终紧绷。他心里清楚,一场与自然的较量随时可能打响。

数年前夏天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旦增旺堆至今记忆犹新。

深夜11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营区的寂静?!暗┙?,波玛村附近发生泥石流了,铁路防护栏被冲垮了,危及铁路路基安全,咱们得抓紧出动!”电话那头的焦急语气让旦增旺堆瞬间清醒,他赶忙拿上防汛物资,带领30余名队员冲入雨幕之中。

夜色如墨,大雨滂沱。队员们肩扛手递,将一个个沙包从车上搬下加固堤坝。经过一夜奋战,一道由数百个沙包垒成的防水堤终于垒成,险情也得到有效控制。但队员们仍不敢松懈,分班值守,直到洪水完全退去才撤离现场。

这样的抗洪抢险,在青藏铁路堆龙段沿线并非首次?!敖刂聊壳?,我们已完成18次抢险救灾,参与道路救助70次?!倍蚜虑烨ㄎ坊ぢ钒旃夜ぷ魅嗽逼赵樯?,护路队实行24小时在岗值守,随时准备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护路队员们常年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巡逻执勤,不少人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高原高血压、胃病等,却始终坚守岗位;每逢节假日更是全员在岗,守护着铁路的安全畅通。

是什么支撑着这群护路队员在恶劣环境中默默坚守?循着旦增旺堆与护路队员的巡逻足迹一路探寻,答案愈发清晰。它既镌刻在雪域高原日新月异的变迁里,也洋溢在线路沿线群众幸福的笑容中。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22岁的旦增旺堆成为首批护路队员。从小在堆龙德庆区长大的他,亲眼见证了青藏铁路给家乡带来的改变。

在铁路通车前,这里的房屋多数为土砖房,村里的土路一到雨季泥泞不堪。如今,沿着铁路线望去,整齐的水泥砖房错落有致,硬化路蜿蜒伸展至家门口,昔日闭塞的村落早已换了新颜。

“铁路通车后,物价终于稳定了?!钡┰鐾训母锌莱隽搜叵呷褐谧钪惫鄣母惺堋K逦堑?,以前水泥钢筋不仅价格高昂,运到村里还要漫长等待,严重制约家乡的建设步伐。如今,青藏铁路这条钢铁大动脉昼夜奔涌,内地的粮食、日用品、建材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入西藏。西藏的青稞、牛羊肉、藏香等特色产品沿着铁轨走向全国,截至今年7月,青藏铁路累计运输进出藏货物9639.11万吨。飞驰的列车不仅运送物资,更催生了货物装卸、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让许多昔日靠天吃饭的农牧民有了稳定的工作。

铁路带来的改变,更深刻体现在当地民众出行观念的转变上。“以前孩子们去内地上学,坐大巴要走上好几天,如今列车提供了更快捷安全的选择,一天一夜就能抵达,家长再也不用长途护送了?!钡┰鐾驯硎?。

护路队员们的这份坚守与付出,也悄然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轨迹。旦增旺堆刚参加工作时文化程度不高,汉语并不流利。在日复一日的巡逻值守中,他边实践边学习,如今不仅能用汉语顺畅交流,谈起这条铁路的故事更是滔滔不绝。

“平时不执勤巡逻的时候,队员们会主动参加志愿服务?!钡┰鐾驯硎?,帮村民春耕秋收、清理积雪、修缮房屋……这些日常善举,正是他们常做的志愿服务。旦增旺堆与妻子的缘分,便始于一次协助村民秋收的劳作。“她是沿线村民,总说最喜欢看我穿这身制服的样子。”这位41岁的藏族汉子露出腼腆的笑容。如今,他有了两个孩子,购置了新房新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清晨的阳光洒满雪域高原。列车呼啸而过,旦增旺堆站在铁轨旁的山坡上习惯性地立正敬礼,蓝色袖标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本报记者 李律杉 袁世鼎 杜晓航 田福良)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