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聚焦

石榴花开小院暖

——记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协委员沙尼汗·艾塔木

2025年09月29日 09:17 | 作者:通讯员 马小龙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沙尼汗?艾塔木(左三)与老人们在小院合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沙尼汗·艾塔木:第十二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第十二、十三届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协委员,第六、七届阜康市政协委员,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居家养老点负责人。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文明家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阜新街文化路社区,有一座780平方米的庭院。每天清晨或午后,随着一声声熟稔的呼唤——“沙尼汗丫头!我们来了!”社区里的老人们或拄着拐杖,或互相搀扶,笑盈盈地走进来。很快,不算宽敞的客厅便坐得满满当当,他们虽身份各异、民族不同,却都默契地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这里就是沙尼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阜康市政协委员,沙尼汗用半生时光将这里打造成民族团结的实践课堂。

小院烟火浓

时光倒回2005年。沙尼汗面临人生考验:婆婆因严重关节炎瘫痪在床。此后每个日夜,这个维吾尔族媳妇每天为婆婆导便翻身,在沙尼汗的细心照顾下,瘫痪10年的婆婆又能下床拄拐走路了。婆婆临终前紧握她的手:“来世你还做我儿媳。”

这份孝心在社区传为佳话。2010年春天,在社区支持下,沙尼汗将自家小院改成居家养老点。刚开始,只有十几位老人来沙尼汗家,都是她左邻右舍的空巢老人,每天中午来吃一顿午饭。

热情的沙尼汗对每一位老人都很有耐心,在备餐时,哪位阿姨胃不好,哪位叔叔不爱吃辣椒,她都了如指掌。在她看来,这是在为一群特殊的“家人”张罗一天的热乎饭。“我是爷爷、奶奶养大的,我从小就喜欢和老人在一起,我喜欢他们?!?/p>

渐渐地,来居家养老点的老人越来越多。小院从最初接纳8位老人,发展成了可以为辖区60多位老年人提供“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居家养老服务点。

沙尼汗家的餐桌,也成了多民族饮食文化交融的缩影。在这里,老人们找到了陪伴,驱散了孤独;语言的差异被笑容稀释,民族的界限在热气腾腾的饭菜和醇香的奶茶中消融。用沙尼汗的话说:“看着他们吃得香、聊得欢,比我自个儿吃了还高兴!”

烟火气凝成“金点子”

沙尼汗十几年如一日地无私奉献,不仅感动了社区,更通过政协委员的履职平台,将小院之爱转化为推动社区治理与民族团结的强劲动力。2016年,沙尼汗成为阜康市政协委员。她敏锐意识到,自己积累的经验可以作为建言的宝贵财富,惠及更多老人和社区。

“以前就想着照顾好我这个小院里的‘父母们’,当了委员,就得多想想整个阜康市像他们一样的老人。”带着这份责任,沙尼汗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视察调研,倾听不同民族老人的需求和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

沙尼汗结合自己“大家庭”的成功经验和日常观察,提出了数份充满基层温度的建议:进一步推广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加强社区活动阵地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建议,得到了阜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在沙尼汗精神的感召和社区党组织推动下,“有事搭把手”蔚然成风,邻里守望相助成为自发常态。她首创的“爱心养老模式”在全市推广,多个社区因地制宜建立“互助养老点”和“睦邻中心”。在这里,各族老人一起学习、一起歌舞、共同庆祝传统节日……

“我们去年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同时投资520万元,在辖区内的另一个社区建设一个新的沙尼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备房凳懈沸陆值腊焓麓χ魅卫钊剿担吧衬岷挂丫?0多岁,不能只靠她一个人,希望在她的影响下,有更多的人从事孝老爱亲、民族团结工作,让‘沙尼汗’变成‘沙尼汗们’?!?/p>

小院化作大讲堂

2016年和2021年,沙尼汗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匾淞酱问茏苁榧腔峒某【?,沙尼汗眼中闪着光。她把嘱托化作了日复一日的行动:组织各族老人共包饺子、同炸馓子,让抓饭香与粽子甜交织;带领志愿服务队慰问环卫工人、帮扶残疾家庭……

如今,小院已成为鲜活的教育基地。社区干部在此学习基层治理;学校师生来听民族团结故事;外地考察团慕名而来,见证“汉族妈妈”“维吾尔族女儿”之间毫无隔阂的亲情……

沙尼汗仍守护在小院门口,像一株扎根天山的胡杨?!拔易龅牟还且坏嗡?。”抚摸着胸前的党员徽章,这位64岁的共产党员微笑着说:“当每滴水都折射太阳光辉,就能汇成滋养民族团结的河流。”

院落里,依旧飘荡着饭香,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蕴藏在沙尼汗·艾塔木这样的普通人对身边各族同胞的点滴关怀与长期坚守中,蕴藏在那一碗碗热汤饭、一杯杯暖心茶、一声声真诚问候中,蕴藏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朴素情感里。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微光,汇成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璀璨星河,滋养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棵参天大树,使其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共同绘就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美丽画卷。

沙尼汗的故事还在继续,那象征温暖与团结的小院,也将温暖更多的心田。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