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治>资讯
多部门联动破解“办证难”
2300多万套房屋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不动产登记直接关系群众财产权益,而房地产项目审批、建设等环节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部分房屋因查封、抵押等原因无法办证,成为群众“心病”。如海口部分业主因房屋被开发商抵押后查封,即便正常还贷也难以办证;河南洛阳有老人全款购房后,因开发商私自抵押查封陷入办证困境。对此,多部门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消费者权利?;の侍獾呐础罚ǚㄊ汀?023〕1号)为依据,推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针对房企原因导致的房屋查封问题,政策明确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的购房群众,若房屋办理预告登记后被查封,或因劣后于交付请求权的债务被查封,查封机关应依法解除查封;超标的查封部分也需及时解除。即便购房群众因自身债务导致已预告登记房屋被查封,也不影响办证。异地法院查封的,将通过上下级法院协调机制解决。为防新增问题,法院查封土地时需注明已售房屋及对应土地不纳入查封范围,已办预告登记或全款支付的房屋不予查封。
对于房企抵押导致的办证难题,政策规定以居住为目的且全款(含按揭)购房的群众,可在办证同时按套注销对应房屋的抵押登记。暂无法实现按套注销的地区,由省级机制督促落实。在保障购房者权益的同时,通过优先使用超额预售资金还款、置换足值抵押物等方式,等额保障金融机构债权安全。
据了解,各地还通过建立“四级到户台账”、推行“交房即交证”等举措源头防范问题。2024年以来,全国已化解340多万套跨部门“硬骨头”问题房屋,近2100个区县实现“带押过户”业务常态化,有效激活了房屋资产流通活力。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坚持“群众无过错即办证”原则,不让群众为开发商违规或监管问题“买单”。(记者 高志民)
编辑:钱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