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视>评论
《人生若如初见》:以青年烛火映照百年历史洪流
5月13日,年代传奇剧《人生若如初见》在爱奇艺正式上线播出。该剧以“大写意”的手法回望百年前的时代转角,以第一批赴日学习现代军事的少年成长觉醒为开端,全景式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救亡图存的波澜壮阔、艰难奋斗的历程,并通过立体塑造动荡岁月中的时代群像,激励和感召年轻人赓续民族精神。该剧曾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第三批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并入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剧集播出之后,社交媒体讨论度不断攀升,收获超越文化圈层、年龄代际和地域的观众喜爱。

以写意笔触勾勒青年群像,探寻百年风云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源自纳兰性德名作的剧名,将初见的惊艳与时光流逝后的物是人非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成为贯穿全剧发展脉络的题眼。《人生若如初见》以百年前庚子之变为时代背景。在神州大地满目疮痍之际,出身清宗室的梁乡意外结识革命志士杨凯之,并与同为学生的新军人士李人骏同赴日本留学。他们与革命志士吴天白、开文堂二小姐谢菽红相遇,从此,五个人的命运被大时代编织在了一起。风云惊变、激荡不休的特殊时局下,清宗室、革命派、北洋集团等各方势力较量不断,新老文化不断融合、新旧力量不
《人生若如初见》不仅有你来我往的机锋较量,也有思想上的革新争鸣、文化上的浸润无声。剧中,杨一帆在女校授课时的慷慨陈词“地理就是一个民族的命运”“欲救中国,非革命不可”“化一我为千我”,触动观众真实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振,激发年轻人理性追寻命运的思
众多人物选择与命运际遇的交叠织就一

以匠心精神雕刻年代美学,绘就世情风貌
作为年代传奇剧,《人生若如初见》既以创作视野上的“宽”彰显传奇色彩,又以挥毫落墨处的“实”凸显年代质感。剧集创作团队坚持严谨细致的考据态度,通过服装、道具、美术、置景等多个部门工种的配合,在影像美学表达层面实现对宿命、时代、地域、人情等意象的精准把控,有力拓宽了表意空间和情感厚度。
剧集置景面积合计达10万平方米,无论是人声鼎沸的货运码头、书香浓厚的上海女校,还是幽远清僻的松竹旅馆,
以影像风格的变幻展现艰难时局、映射复杂人性,是《人生若如初见》的特色之一。剧集通过对烛光及油灯的运用,呈现出诗意写实的、类油画的、富有层次的质感。人物与道具、置景乃至镜头的交互,让属于历史罅隙的某个瞬间得以自然地流淌而出。而顺叙、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段以及时空并行、时空交错等创作手法灵活交织,更为梁乡、杨凯之、李人骏等人的同行与陌路、命运的勾连与分野预留充足的互动土壤。精准的场面调度则将青年的迷茫困惑、人生的阵痛酸楚、时代的局限无奈,时而静水流深、时而一泻千里地勾画出来。
澎湃的时代洪流,由无数个体的命运轨?;憔鄱?。《人生若如初见》将人物的情感嬗变与生命轨迹,编织进宏大的年代图景之中,重现在岁月褶皱中闪烁的微光。剧集以跨越百年的时空对话,发掘历史纵深感下的青年精神,为观众建构起链接民族精神的叙事空间,激励年轻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找寻价值定位,为振兴中华接续奋斗。
编辑:位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