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港澳>港澳人物
澳门青年翁正耀:与祖国内地的“双向奔赴”

翁正耀正在练习中国传统舞蹈。
在23岁澳门青年、中国人民大学2023级硕士生翁正耀的青春相册中,有一张他最为珍视的照片——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青年绽放着灿烂笑容的合影。“这是我最舍不得删除的一张照片,它记录着我作为湾区青年融入祖国发展的微观图景?!?/p>
那是一段令翁正耀引以为傲的经历。彼时的他,刚刚代表中国青年在“闪亮的雪花”舞台上翩翩起舞,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了世界的瞩目。
再往前推三年,翁正耀拖着行李箱初到中国人民大学就读时,还带着“探寻内地”的好奇?!鞍拿藕苄?,从氹仔到澳门半岛不过半小时车程;但内地很大,我想看看课本里‘地大物博’的祖国究竟有多大。”
清晨7点的北京地铁4号线,是翁正耀每日的“通勤战场”??醋攀只赝忌暇嫉椒种拥牡靥笨瘫恚芑嵯肫鸢拿沤滞酚刀碌某档馈歉鲈盟俺雒疟卦ち舭胄∈倍鲁凳奔洹钡男〕?,与此刻脚下这个“轨道交通四通八达”的首都,形成奇妙的时空对照?!澳诘厣畹谋憷曰固逑衷谥疃嘞附诶铮?0分钟送达的热乎乎外卖、扫码即走的共享单车,这些在澳门难以想象的‘日常’,就如我在北京生活有了‘小助理’。”翁正耀讲起生活细节,俨然一个“北京通”。
而最让翁正耀着迷的,是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在北京,他第一次听到了字正腔圆的“京片子”,尝到了“一口入魂”的老北京炸酱面,更在中国人民大学舞蹈团里接触到蒙古族、藏族舞蹈等民族艺术形式?!凹堑玫谝淮闻帕访晒盼?,老师手把手教我掌握‘柔臂’的技巧,那一刻突然明白,中华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民族指尖流转的韵律?!?/p>
这种文化认知的深化,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达到高潮。作为开幕式演员,翁正耀经历了三个月的封闭排练。在零下15摄氏度的寒夜里,他与来自天南海北的伙伴们抱团取暖,在重复数百次的“走位”中寻找“中国式浪漫”的表达密码?!暗贝蠹椅桓瞿勘昱Ψ芏肥?,我突然体会了‘血脉相连’的含义——原来无论来自哪个城市、哪个民族,我们对祖国的热爱都是同频的?!?/p>
选择北上求学,对翁正耀而言是一场深思熟虑的“双向奔赴”。澳门社会对内地发展的关注,早在中学课堂便已启蒙:思政课上“一国两制”的生动讲解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案例的分析,都让这位土生土长的澳门青年意识到,“澳门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而北京,这座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古都,正为他打开了一扇瞭望未来的窗。
从本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到研究生的金融专业,六年内地时光,已经让翁正耀从“说着粤语的异乡人”成长为“能讲段子的北京通”。如今,他特别热衷于向澳门亲友推介内地生活?!叭绻低ü亟跄矣惺裁春诵模蔷褪恰鞫当П浠??!彼担鞍拿徘嗄甑挠攀圃谟诠驶右昂投嘣幕尘?,而内地提供了让优势落地生根的土壤?!?/p>
在2024年秋天的就业季,翁正耀在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北京联络部、经济部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组织的双选会上惊喜地发现,数十家大湾区企业开辟了“港澳青年就业通道”?!鞍拿诺牟导杏诓┎室岛吐糜我?,年轻人的选择有限。”他感慨道,内地的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为港澳青年打开了“职业想象的新维度”。
“我觉得这一代湾区青年应该被称为‘被时代选中的一代’。从澳门老街到北京胡同,从大三巴到鸟巢,我们在‘一国两制’下成长,正在把‘湾区人’的称呼从地理概念变成超越地域的身份认同,成为澳门与内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注脚。”
谈及未来,翁正耀眼神坚定:“我想成为一座桥,让澳门青年看到内地的广阔天地,也让内地朋友听见澳门的独特声音?!保ū颈ㄊ迪凹钦?张博涵)
编辑:董雨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