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李冰洁)“非遗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に咳绾卫锤玫卮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说,从历史角度看,我们不希望看到技术代替艺术,而?;し且?,能够防止快速发展造成的与历史和传统的断裂。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特色,?;し且?,本质上讲就是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蔽馕目铺岬搅送槠渌碧岚干婕暗姆窖员;の侍猓岸杂诖车南非颓斩?,如果不?;し窖裕秃帽戎脖辉馄苹?、水土在流失、艺术特色会荡然无存?!?/p>
“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话语体系,要有文化辨识度?!痹谖馕目瓶蠢矗の幕嘌允潜;し且诺恼嬲庖搴透炯壑邓?。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设立艺术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博士学位?!蔽馕目平馐偷?,国家未来会更加强化应用型高端人才的培养,包括戏曲和曲艺在内的创演人员也可以攻读博士学位,接受更加专精的业务训练?!岸苑且糯腥说墓卣铡⒅厥?、崇尚和帮助,甚至于资金等的切实扶持,是保护非遗的核心与关键?!?/p>
在文艺界别联组讨论会上,吴文科提出将重阳节暨“老年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收获了一众赞同。吴文科说,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迄今全国各地有“踏秋”“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及大同小异的风俗习惯,说明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将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既能厚植孝老敬亲的社会土壤,培育优秀传统的文化风尚,还能拉升消费、带动旅游、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繁荣?!蔽馕目葡M?,通过将重阳节暨“老年节”纳入法定假日,以此激发传统文化的新动能,让传统习俗文化撬动现代社会发展,“这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个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