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姜鹏代表在开放团组会议上科普“中国天眼”成果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骆飞、许可
“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中国天眼’FAST在国际同类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科学优势?!比舜蟠?、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6日说。
当日,贵州代表团在北京驻地举行开放团组会议活动,65家中外媒体的120多名记者现场听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后,6位贵州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接受了记者提问。
姜鹏介绍了“中国天眼”FAST取得的一系列科学成果。
“我们发现了一颗处于双星系统中的脉冲星,它的轨道周期只有53分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苯羲?,这项发现的最大意义在于,这颗星非常罕见地处在从“红背蜘蛛”系统向“黑寡妇”系统转变的临界状态。
姜鹏用了一个更通俗的比喻:这就好比蝴蝶是通过茧蛹演化而来,大家通过观察可以验证这一过程?!爸泄煅邸钡墓鄄猓嗟庇谑遣蹲降搅恕捌萍氤傻钡墓?,让一种理论得到了证实。
“另外,我们向全球释放了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共有41741个?!彼?,“未来五年,我们期待将这个数字拓展到10万个以上。这对我们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将产生深远的影响?!?/p>
姜鹏还介绍了另一项观测成果:在对距离地球2.8亿光年外的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的观测中,发现了一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叭绱讼”〉钠逦裁茨芄蝗绱顺ぞ玫卮嬖??按道理它早就应该被宇宙的紫外背景辐射电离掉了,现有的理论还很难解释?!?/p>
“如果说一个理论科学家最得意的事情是找到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观测现象,那么一个观测科学家最得意的事情是发现一种现象,不能被现有理论所解释。这个发现的意义就在于此。”他说。
姜鹏表示,面向未来,他和团队正在积极筹备望远镜相关核心技术的攻坚工作。其中两台天线台址工程已经开工?!拔颐且蚕虢璐肆φ压笾菔〗ㄉ璩晌澜缣煳难芯恐行?,再为贵州打造一张靓丽的科技名片?!彼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