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铲释天书、拂尘觅古幽的田野考古人,到河南博物院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文博事业已扎根30年?!霸跹霉壑诶斫饪脊懦晒??如何把考古成果活化、简化,能够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这是他多年来反复熟思审度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让文物‘潮’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甭硐袅炙?,2023年,河南博物院接待观众270多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额超3900万元,“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古老文物也能变得时尚‘圈粉’。”
每年“两会”,马萧林的提案关键词都锁定在“文物”“文化”方面。马萧林说,他今年关注的重点是大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等连片地区集中?;さ奈侍狻!叭绾幽?、陕西、山西这些文物考古大省,考古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较多,占地面积大,希望通过提案来推动国家层面解决协调补偿机制的问题?!甭硐袅炙档馈?/p>
“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等这些大遗址不仅是古代王朝的都城遗址,而且大多和现代城市重叠。依托这些大遗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既要考虑文物保护利用的问题,也要充分考虑与现代城市功能的融合等问题?!甭硐袅志倮得?,建议相关部门针对制约大遗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土地问题开展系统调研,推动城乡建设规划与大遗址?;す婊南谓尤诤?,解决大遗址?;び氤窍缃ㄉ?、居民生产生活协调发展问题,助力大遗址?;ず涂脊乓胖饭敖ㄉ?。
马萧林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后,大多面临财政投入持续性不够、运营经费收不抵支、保护资金压力大等问题,难以满足考古遗址公园设施建设和文物?;す芾淼木研枨??!岸嗲辣U峡脊乓胖饭肮芾碓擞?,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考古遗址公园管理运营,通过深化文旅融合,培育新型业态,开发文化产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反哺大遗址?;ぃ跚岵普沽??!甭硐袅值莱隽俗约旱乃伎?。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马萧林认为,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重要物质载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成为链接公众与文化遗产的特定公共空间,要尽快明确文化遗址用地类别、管控措施,探索大遗址集中分布地区补偿政策,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照亮中华文明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