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第二时间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
近日,一些地方中小学?!翱渭涫种颖辉际蔽侍馐艿缴缁峁惴汗刈?。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对此作出回应表示,中小学校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す娑ā罚ń逃苛畹?0号)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但在一些家长和学??蠢?,中小学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容易忽视自身安全,出现磕碰、受伤的情况。有老师就告诉记者,“小学的孩子们对于打闹没有概念,课间疯跑很容易磕伤,老师们也得时不时地照看着?!奔页っ嵌浴跋У目渭涫种印毕敕ㄒ灿械恪懊堋保杭认肴煤⒆涌渭涠嗷疃疃?,和同学多点互动,又担心孩子在打闹过程中出现磕碰,甚至因嬉戏打闹受伤。
正因此,有的学校要求学生除了上厕所和接水以外,禁止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走出教室活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课间休息活动10分钟并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而是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身体等特征进行综合考虑的科学合理的安排。将来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增加休息时间?!焙廊衔渭湫菹⒒疃旧硎俏巳醚懦谟卸?,有时间进行大脑皮层的休息,好转换到下一堂课的学习。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长龚健梅和她的同事们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他们学校的课间,学生们不仅可以跳绳、滚轮胎,还可以去田径场打乒乓球和篮球。
“学?;崛猛亲约郝及踩崾疽?,在课间休息时播放?!惫ń∶诽岬剑鲜γ窃诳嗷崾?,会强调安全问题,告诉学生们哪些行为危险,哪些事情不能做,在课间休息时该如何正确活动。“孩子们很乖,能听进去老师的话?!惫ń∶繁硎?,老师也要克服拖堂的问题,在课间休息时主动融入学生,带着学生课间玩游戏、活动放松。在此过程当中,不仅老师和学生可以更多地沟通交流,而且老师也可以监管学生的安全。
龚健梅向记者介绍,学校是全国的足球、网球特色学校,每年四月都会开展校园足球文化节,从一年级开始,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足球队,学校不但会开展联赛,在秋季学期还会举行体育文化节和运动会,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运动方式。
在龚健梅看来,良好适当的运动会提振学生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翱渭湫菹⒌氖种尤绻际诮淌依铮洳唤鋈狈涣?,自己也会因为得不到有效放松而影响后续的学习质量?!?/p>
“课间十分钟休息活动是基于学生的身心规律来安排的,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焙浪?,课间休息活动好比国画上的“留白”,学生的教育也要有“留白”的部分,不能满堂灌,为了安全牺牲学生正常的课间活动的做法不可取。
胡卫还提到,未成年人在课间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活动,长此以往会滋生很多心理问题。不但会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自闭,也会使得学生产生焦虑,厌学情绪上升。长大以后,也会增加学生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感。根据《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的患者曾因抑郁休学。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多位专家看来,未成年人在患有抑郁症的比例增高的同时,年龄也在不断下降。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开始逐渐产生抑郁倾向的现象不容忽视??渭湫菹?,适当的活动和锻炼既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也能成为学生解压的一种方式。
解决“课间十分钟”存在的问题,胡卫认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政策,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也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学校不能因为只顾安全问题就因噎废食,家长也不能因为一些小磕碰就神经高度紧张,要给学生的课间活动留出足够的“空白”。
龚健梅也表示,要有相关的政策保障学校敢于开展各类活动。厘清学校和家庭在学生管理问题上的权责关系。她说:“我们学校也曾经发生过学生因为追逐打闹踩空,不小心将门牙磕掉一小节的事故,家长找到学校,学?;峄鳎乙皆鹤黾?,评估受伤损失等等。遇到需要承担的责任,学校也会积极对接?!惫ń∶啡衔谘2忝?,除了要有科学的管理,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防范措施以外,老师也会在校园里开展巡查,遇到学生打闹激烈的情况及时给予提醒,主动防止事故发生,学校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相对安全的运动环境。
两位委员都强调,一个综合的教育系统,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同样重视他们的情感福祉和社交发展,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见习记者 张家铭)
编辑:王亦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