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让非遗传承“活”起来“火”起来

2023年03月09日 20:0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司晋丽

熊熊燃烧的窑火,庄重虔诚的祭窑礼,从制泥、拉坯、刻填到制壶的108道工序……今年春节,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田记窑”建水紫陶引来了许多外地游客的围观。大家仿佛穿越回古代,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一幕幕。

“这几年流行一句话,‘通过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杂谖业募蚁缃ㄋ乩此担嗣鞘恰ü患?,爱上一座城’?!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告诉记者。

春节期间,建水县的游客突破了100多万人次,其中不少人是奔着观摩“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来的。在近距离观察、沉浸式体验中,游客们不仅对建水紫陶器形青睐有加,对制作过程和文化厚度也叹为观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ご?,几乎每年都会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ぁ⒋?、利用出台好的政策,这也鼓励更多的传承人参与到技能培训中,各地“非遗工坊”在带动文旅融合、城乡融合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田静的建水紫陶非遗工坊占地4500多平方米,很多年轻人免费在此学习紫陶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原本到外地上大学的年轻人也被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回流”家乡,投入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

今年是田静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第6年。每一年,非遗的?;ず痛卸际撬氐愫粲醯哪谌荩衲暌嗍侨绱?。作为一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传承人,田静说,后继乏人仍旧是制约非遗保护传承的最大困难,这也是她今年两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提案》的初衷。

这件提案源自“田记窑”多年的授业诲徒经验。即使学徒中有不少已经自立门户,靠着制陶技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饭,但就传承效果来说,与其让老师走进学??翁?,不如请学生走进非遗工坊。

“非遗技艺源自一地丰厚的传统风俗,来源于一代代人的生产、生活实践,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通过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需要在生产环境中实现。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统筹学校教育、非遗传习中心(工坊)实践等方面的力量,让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更好以‘活态性’进行传承?!碧锞舱舛位埃莱隽苏饧岚傅木?。

非遗的?;ご幸膊荒芡耆呤谐』牡缆??!坝械南钅靠赏ü谐』耐揪上喙仄笠岛凸し灰浴浴绞浇写斜;ぃ挥械南钅靠赏ü耙翟盒=写蠊婺5南低撑嘌?;有的项目因缺乏市场需求而濒于消失,则需要对传承人开展‘抢救性’培养,应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或补助,保证非遗项目能高质量地传承?!碧锞菜?。

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文化价值的核心在于“技艺”,不同项目在技艺要求和传承人的培养上都有很大差别。因此,田静建议,应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此外,她还表示,探索“以奖代补”也有助于形成非遗传承人培养的良好局面。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3月05日   第 21 版)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