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话说新经济>关注
红河县:乡村振兴的撒玛坝农旅融合实践
入夏以来,红河县撒玛坝万亩梯田里的水稻郁郁葱葱,长势良好。一眼望去,磅礴的梯田披上了厚厚的绿衣。一场雨过后,梯田上方升起淡淡薄雾,空气中漂浮着大自然独特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疲惫感顿时消散。
撒玛坝梯田位于红河县宝华镇,总面积1.6万余亩,是世界上最大的哈尼连片梯田,也是当地群众的产粮核心区。千百年来,勤劳的哈尼族、彝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然后把一袋袋粮食运回家??梢运担辛斯崽萏?,这里的人们就有了生活的希望。

吃饱简单致富难,梯田还有耕种的价值吗
“一辈子守着几亩梯田,累死累活,吃饱饭是没问题,可要想致富奔小康简直成了天方夜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低产值高投入的山地农业劳动逐步被当地的年轻人抛弃。受地形影响,机械生产很难在梯田里应用,到目前为止,人背马驼依然是梯田耕作的主要方式。尽管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推出了“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让梯田的产值逐年增加,但从水稻育苗——移栽——管理——收割,投工投劳仍然不少,产出与打工收益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随之造成的就是梯田撂荒现象。
梯田还有耕种的价值吗?在红河县202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面积占了96%,哈尼梯田面积26.46万亩,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梯田有35个片区。当地人赖以生存的梯田撂荒,乡村振兴从何谈起?
农旅产业融合,赋予梯田更多可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量的连片梯田也就意味着壮美的自然风景,梯田仅仅用来搞农业生产,岂不是太可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精心谋划下,撒玛坝梯田景区逐步打造成功。游客的到来为当地开启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家的客栈收入一年有12万左右,现在已经进入了小康之家?!苯袅谌雎臧犹萏锏牧甏宕迕窭钔莱隽吮夹】档拿鼐鳌!熬褪且桓隹驼宦铮【帽壬抖记?。曾经走南闯北,钱挣不上还背了一身债。如今哪也不用去,家里有啥事也能顾上,还致富了”。
与李威不同,村民李智聪则开起了农家乐。这个地道的哈尼汉子烧得一手特色好菜,以前常常觉得无用武之地。游客进来了,哈尼蘸水鸡、梯田生态蛋、梯田鱼、梯田鸭受到大家的喜爱,自家梯田里生产的鱼鸭蛋米往往不够卖。李智聪常常感叹道:“忙不过来??!”
能忙起来,村民的腰包自然鼓起来。在龙玛村,72户村民中就有乡村客栈和农家乐4家。全村实现旅游收入稳定在70万元以上。
农旅相融,梯田焕发了新的活力。梯田产出的农产品卖得上价钱,村民耕种梯田也能让“钱袋子”鼓起来,耕种的积极性自然提高了,梯田撂荒问题也得到解决。
农旅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有抓手
梯田固然美丽,可也并不是百看不厌?!俺岳媳尽毕匀涣舨蛔】腿?,持续发展也无从谈起。为突破发展瓶颈,红河县积极利用政策,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因形就势、融入自然的高品质“半山酒店”。
在撒玛坝梯田旁,康腾帐篷营地酒店应运而生。公司结合当地文化资源,以废弃的传统村落遗址为基础,设有露天泳池、遗址公园、康养游步道、帐篷营地等,打造集“云海、森林、梯田、农耕”等多要素为一体的轻奢型休闲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酒店日可接待高端客户36人,员工本地化率超过90%,月工资从2000元至5000元不等。2020年,公司发放工资总额190万元,采购、销售本地农特产品100余万元。
离帐篷营地酒店不远处,红河县苏红半山酒店项目正在推进中。苏红酒店同样是利用废弃村落改造而成,定位为回归乡村生活的低密度、高品质的庭院式新业态半山酒店群落,规划将96个庭院打造成形成288间庭院式客房;15个庭院形成3种不同的民间工艺传承中心;7个庭院形成的哈尼民居展览馆、稻作文化展览馆兼游客接待中心组合以及酒馆、茶馆和咖啡馆;2个庭院形成的酒店物业管理中心。计划于2021年底前完成28套庭院的半山酒店建设并投入试运营。
“要充分利挖掘梯田四素同构的价值,把梯田周边的半山酒店打造成康养中心和休闲度假中心,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焙旌酉匚穆镁窒喙馗涸鹑私樯?,下一步,红河县将按照梯田景观、干热河谷和民族风情三种类型,继续规划5个中期半山酒店建设项目。让农旅充分融合,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红河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梯田 红河县 酒店 乡村 撒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