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当非遗遇上夜市,“让非遗触手可及”
宝山红烧鮰鱼烹饪、罗店彩灯、罗店鱼圆、罗泾十字挑花、月浦竹编、高境布艺堆画、大场易拉罐画、友谊民间剪纸、淞南蛋雕、顾村结艺……6月13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宝山宝杨宝龙广场露天内街变身“非遗集市”,从入口飘散阵阵香气的红烧鮰鱼一直逛到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与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文创小摊,43个各具特色的非遗文创摊位让家住宝山大场镇的杨先生一家惊喜连连:“好玩、好吃、好看,还好买?!惫涞阶詈?,一家人又收获一个好消息:串起9项宝山非遗项目的沪太路非遗自驾路线首度发布,集市上的好几项非遗发源地就在家门口,“我家就在沪太路边上,明天就去体验一下!”
首届“上海夜生活节”期间,“非遗购物节”的加入让市民文化消费体验更加多姿多彩。“这个竹编篮子绝对牢靠,我有信心,它的‘寿命’比我还要长久?!痹缕种癖嗟奶磺凹仿昵崛耍缕种癖嗟谒拇腥酥煳娜鸬氖种冈谙赶傅闹衿浞?。2009年从摩托车厂退休后,朱文瑞翻出自己14岁学艺时打造的制篾刀具,重新打磨,重启自己的竹编人生。与当年以实用性为主的竹编不同,如今,人们的日常用品已经不再依赖竹编,为了让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朱文瑞不断钻研创新,他手上的竹编制品变得迷你起来,成为精巧的手工艺制品。
有年轻人问询摊位上竹编挂件的售价,朱文瑞耐心解释:“这是非卖品。除了竹编部分,其余配件比如玉石都是组装的?!薄澳忝强梢园阎癖啻厝ィ鍪止?,装上自己喜欢的配件?!彼ㄒ椤R慌?,高境布艺堆画传承人周敏尔当场下定了一个“锣鼓”造型的竹编摆件?!鞍选喙摹背苫?,里头放上布艺画”,周敏尔已经想好用处?!拔业亩髀?,做成这个可要花点时间?!敝煳娜鸬??!安患?,不急?!敝苊舳窒蛳乱桓鎏还淙ァ!胺且偶小奔?、促成了不同门类非遗技艺的碰撞。
下午4点30分起,连续两场直播持续到华灯初上。通过直播、微信推送等方式,主办方向市民发放非遗产品消费优惠券。来自市区的曹女士一拿到消费券就以8折优惠价把非遗美食“撩”了个遍,“机会难得,一次接触到这么多好吃好玩的,感觉非遗就在身边?!奔易「浇墓诵〗阈λ?,“原来经常吃这些鱼圆、点心,听了背后的非遗故事,感觉这些吃的都不一样了。”
据悉,“非遗集市”将在宝龙广场户外商圈持续两天,不仅有众多宝山非遗项目,还有相宜本草、佛肚轩竹艺等宝山品牌文创产品,沈大成、谭木匠等老字号品牌也汇聚于此,解决非遗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拓展非遗“朋友圈”。
集市上,宝山非遗丛书之《红烧鮰鱼》面向市民赠阅,这是继《传承·宝山味道》《宝山匠心》《宝山民间文学》《罗店龙船文化》后的第5本宝山非遗专著,以采访加口述的形式记录宝山珍宝之一、记忆中的长江美味“红烧鮰鱼”的前世今生。
购物节期间,为期7天的俞氏百宝镶嵌作品展和抖音、文化云、微信等多平台推出的十字挑花、香囊制作教等十余场“云上非遗课堂”,将为市民送上非遗大餐。
“高品质生活,离不开文化与消费的共振。创新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成为容纳‘共振’的平台?!北ι角穆镁指涸鹑私樯?,无论是非遗自驾路线还是非遗集市,希望把非遗“珍宝”串成涵盖“吃、行、游、购、娱”的精美“项链”,“非遗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让非遗触手可及?!?/p>
编辑:杨岚
关键词:非遗 竹编 宝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