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刘 伟 通讯员 姚子龙
古村、古宅的乡村风韵,永远是人们梦里的故乡,唐代诗人高适远游他乡时,曾有“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感叹。诚然,儿时的村庄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凝聚着离乡游子美好的回忆。
黄南藏族自治州古村落众多,与千百年来深厚的黄南山水文化密不可分。近年来,这个州在探索生态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上,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的调查摸底、挖掘申报、实施保护工程等工作,全州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すぷ魅〉昧讼灾尚?,成为推进乡村环境?;ひ约拔幕糜稳诤戏⒄沟啮雒?。
内外联动展魅力
“要说?;す糯迓?,那我们村可没得说,至今都保留着几百年前的房子,而且这种?;な怯赡诙獾摹T谝胖飞枋┓矫?,村民自发地?;ぃふ饫锏囊蛔┮煌撸谕獠炕肪撤矫?,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带领村民清扫道路、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绷钠鹱约旱募蚁纾氏乇0舱虺悄诖宓持Р渴榧羌钟辛盅杂镏型缸沤景梁妥孕?。
保安城建于明代,位于同仁县城以北约15公里处,是通往西宁市和甘肃省临夏等地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屯兵之处。早在明洪武年间就建有“保安站”,至今还遗存有铁城山、保安都司衙门、药王庙、关帝庙、明清驻军营房、烽火台等古建筑。
站在高处俯瞰,古城呈长方形,占地约为6公顷。观其地形,地处隆务河河谷地带,不仅利于排兵布阵,肥沃的土地又能解决后勤补给问题,曾一度是甘肃、青海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基地。村落格局与独特建筑无不体现了人类的生活智慧与文化理念。
在时间的长河中,曾经的兵城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历经岁月洗礼,城垣虽为夯土,但依然坚实牢固如初。走在幽静的古巷里,斑驳的墙壁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耳边仿佛仍能听到士兵的呐喊声。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对于村民来说,古城早已不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而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寄托。面对新农村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如何使生活在古村落中的群众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州府所在地,同仁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除了保安古城,还有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吾屯城堡以及大大小小几十座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散落在隆务河两岸,遍布乡野,如珍珠般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成为热贡文化的重要载体,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为了促进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黄南州在规划建设中,突出生态优势,注重与乡村自然环境相融合,加强古树、林地、水生态?;ぃA粝绱謇芬糯?、保持乡土味道,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进行修缮,使黄南古村落、古文化与新农村、新生活和谐共融、相得益彰。
巧借东风换新颜
初夏,走进同仁县扎毛乡,满眼的绿色青山。“扎毛”,藏语意为“皇后”,据说羌族的先辈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在国盖立仓村,平整干净的巷道里,形态各异的雕塑和极具民族特色的藏式房屋相映成趣,葱葱郁郁的树林间鸟鸣声与河流声交汇在一起,一幅安宁和谐的乡村景象。
传统村落?;ぶ校橇⒉执蹇晌匠杉橙?。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宜居村庄”“全国文明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基本示范村”等称号。
国盖立仓村既是古村落,也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曾几何时,很多老房子经过数次维修已经破败不堪,村民又无力拆旧建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古村落面临着消亡的巨大压力。
据介绍,前几年,村民眼中,国盖立仓村无异于“荒郊野岭”?;∩枋└簧希罾娲杉?,河道内污水横流、垃圾漂浮,群众生活环境令人堪忧。
从2018年开始,扎毛乡凭借脱贫攻坚的强大东风,先后实施美丽乡村、特色村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村庄道路、给排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几年来,随着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条件。
同仁县组织部部长陈峻说,为了切实?;す糯迓涞纳剿幕?、县两级组织部门积极开展“一核三治”藏区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将古村落环境?;つ扇氪濉傲轿卑嘧涌己耍行Ф啪舜蟛鸫蠼?、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一大批古村面貌、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目前全县村级卫生区域实现网格化管理,既有保洁员,又有监督员,有效治理垃圾乱堆乱放、垃圾围村的现象,被列入传统文化?;っ嫉拇遄汛锏缆酚不?、卫生洁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的标准,为下一步开展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陈峻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黄南州依托传统文化村落?;す婊?,按照“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标准,高质量建成106个的高原美丽乡村,其中有22个村被纳入国家传统村落?;っ?,这些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濒临消失的古老文化再次散发出文明的气息。
生态旅游筑产业
漫步于扎毛河畔,一个个古村依河而建,古树,古村,古建筑,浓郁文化气息沁人心脾;休闲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各类旅游扶贫项目带领群众脱贫增收……优美的农村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甜美的群众生活,这些正是黄南州全力推进传统文化村落?;さ恼媸敌凑铡?/p>
然而“外显生态风光”还远远不够,传统文化村落要发展,更需要“内含产业兴旺”。随着传统文化村落?;だ霉ぷ鞯纳钊肟?,扎毛乡古韵展新颜,古老建筑群、优雅的生态环境、古朴的村风民俗,让追寻乡愁的游人纷至沓来。
在这里,闲置的老房子变身成了“农家乐”;木刻技艺传承人当周重拾手艺,卖起了藏式工艺品;村民组建成立了“藏戏艺术团”…… 每当夏日,依山傍水的古老乡村树绿草茂,鸟语花香。一个个游客体验区内,采摘、漂流、观赏民族风情舞蹈,游人玩得不亦乐乎。
提及旅游,同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陈赟章动情地说道,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喜欢驾车去乡村体验田园生活。今年“五一”假期,一些外地游客路过扎毛村时很兴奋,纷纷停车拍照留念,都说没想到在这样的深山里有这样漂亮的地方!
“如今发展乡村旅游,拿什么吸引游客?说到底,绿水青山就是我们金山银山。既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要为游客提供休闲高端的优质旅游服务,游客才能多起来!村庄才能实现生态涵养与绿色富民的双赢。”陈赟章说。
据了解,经过两年的发展,扎毛村已创办集体休闲接待中心2处,民宿40处,借助乡村旅游节、自驾游等各类活动,如今年接待游客4000余人,旅游收入达300余万元,昔日的贫困村逐渐成为受人青睐的乡村旅游胜地。
在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扎毛乡还成立了林木育苗、藏药种植、蕨麻种植、牛羊养殖、旅游等多个合作社,作为扶贫产业,合作社帮助群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解决群众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六月的黄南,自然和人文景观美不胜收。沿路边走边欣赏田野的美景,枝繁叶茂的古树枝条无比眷恋地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见证着这方热土上勤劳善良的人们对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希望。
关键词: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