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产业对接 产业对接
谋划木耳产业闯出脱贫新路
本报记者 董新英
冬天里,院里满地白雪。大棚里还挂着吊带木耳的废弃菌袋?是犯懒没有摘吗?
在安达市昌德镇永福村木耳种植基地,记者见到这一幕,发出疑问。从2017年5月便驻村的郑建华笑着回答:“这可不是我们犯懒,这些废弃的菌袋是有大用处的,这样挂着有利于晾干。明年这4栋大棚的废弃菌袋可以作为培养赤松茸菌袋的原料?!闭飧瞿径厥歉脑煨I岫?,永福村从2018年开始种植木耳,从地摆木耳到棚室生产,目前已初具规模。
冬天里,永福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郑建华已经开始筹谋春天的事业。
种木耳“憋”出来的“门路”
郑建华介绍,永福村2014年被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回头看”精准识别后,共有贫困户107户212人,现在,永福村已经实现全村不落一人脱贫出列。2018年贫困户人均收入8540元,村民人均收入11000多元。
永福村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村,有曲家屯、姜奎英屯、腰围子屯、西围子屯等12个自然屯。这里秉承着安达市牛城的养殖传统,全村养牛近600头,养羊2700多只。2014年户籍1314户4927人。驻村伊始,郑建华便了解到这里土地贫瘠的现状,谋划产业不能靠土地。于是“憋”出了木耳产业。
郑建华与永福村党总支副书记董学权、昌德镇主管扶贫副镇长杨柏刚组成“外出考察团”,到伊春、东宁、绥棱等地取经,决定在永福村种木耳。原因很简单,用土不多。郑建华说,2018年由绥化人社局投资10万元,对永福村的小学部分房屋进行改造,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由村两委干部带头成立福昌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24户贫困户入股进行黑木耳种植,共摆栽12万袋菌棒,产出干木耳9300多斤。2018年11月的分红大会上,24户入股贫困户共获得收益30800元。26名村民务工收入人均2000元以上,村集体收益2万元。2019年,昌德镇政府垫资30万元建成6栋木耳大棚,把2018年的地摆式生产升级为棚内吊袋式,挂袋木耳10万袋,预计全部售出后合作社可收益8万元,36户入社贫困户户均可收益1500元。已雇用采摘木耳村民20人,预计每人可增收2000元。日前,已产出干木耳6000余斤,打上扶贫的标签,装袋考究,正等待着今冬销售。
2019年,郑建华和村两委引进了赤松茸种植项目,利用食用菌产业园空余2亩土地搭建了3栋赤松茸种植大棚,每亩产量7000斤至10000斤,每亩纯利润达5500元以上。试种成功,2020年,决定带动贫困户搞庭院种植,目前已和7个屯村民达成初步意向,种植面积近100亩。而另一方面,工作队已经与企业建立联系,签订单种植。
谋求“垫资”实现住房保障
为实现102户贫困户的吃水和住房问题,郑建华与镇干部积极配合,改造自来水管道,让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村民吃上放心水。
贫困户房屋翻修资金是难点,郑建华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工程队,说服工程队垫资为贫困户翻建房屋。2017年,仅用3个月就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总量的67%。到2018年底,除4户贫困户居住在子女家有安全住房外,永福村101户贫困户全部完成了危房改造。打赢了危房改造歼灭战。
此外,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永福村共新修和升级道路12多公里,受益群众1105户;修建2500平方米的鱼塘、5000平方米文化娱乐广场和200平方米活动室,健身器材完备;共打深水井9眼,12个自然屯都可以吃上自来水,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
“贫带贫”模式开启红火事业
郑建华说,永福村土地贫瘠的现状,让他在琢磨扶贫产业时自动远离“土”,比如发展养殖业。从2018年开始,绥化人社局、安达市场监管局和田家炳中学三家帮扶单位捐资16200元,对38户发放760只鹅雏,对41户发放鸡雏4000只,实现收益88000余元,户均1100元左右,让小庭院成为村民增收宝库。2019年共有101户贫困户参与到庭院养殖增收产业中,预计年底户均可增收800元。2020年,他引进了麻团项目,初步与企业谈下了订单,预计可以让村民增收20万元。
为了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郑建华鼓励村民参加绥化市就业创业培训之冬培训班,这两年通过提供信息、推荐岗位等方式,累计推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50人次实现就近或转移就业,全年实现劳务收入70万元。
今年冬天,新华屯脱贫户程德有家的程家烧锅一直忙碌不停。60岁的程德有每天凌晨3点钟就开始忙碌,一天酿酒300斤,现在酒坊里已经存了8000斤玉米酒和5000斤高粱酒?!拔蚁衷诠檬呛凸ソ厝徊煌暮萌兆?。以前都是在外面找房子住,现在有了自家房屋,还有了红红火火的酿酒事业?!彼灯鹜哑?,程德有满怀感激。他说全靠郑队长帮衬,帮着翻盖房子,鼓励他重操旧业酿酒,还帮他推销粮食酒。从2017年开始,他的小酒坊开始烧酒,2018年还开启了“贫带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张德庆在酒坊酿酒脱贫,还成了酿酒师傅。现在,程德有承包土地种高粱,自家种地,自家酿酒,在十里八村小有名气,雇工还在本村雇。郑队长告诉他,小烧的品质要保证。冬天里,他期待春天来临前,自家烧酒销售一空。
关键词:谋划木耳产业闯出脱贫新路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