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头条 头条
路网铺陈新蜀乡 乡村振兴奔小康
四川省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11月2日,周末,邛崃市“幸福绿道·自行车高速”上十分热闹,男女老少开心骑游,5米多宽的慢游道串起古镇、乡村,在欣赏田园生态风光的同时,游客还可深入乡村,看当地打造的茶兰林盘,品农特产品。
同一时间,川北山区,巴中市平昌县的三十二梁片区乡村环线公路蜿蜒山间,沿途茶园、茶叶加工厂、农业产业基地等生机勃勃,印有“背二哥”字样的大货车呼啸而过,在沿线村落的“农村淘宝点”暂停,将茶叶、蔬菜、鸡蛋等农副产品装上车,通过物流网转运出山,次日就能在成都、重庆的超市买到这些鲜货;川西高原,阿坝州黑水县的彩林美不胜收,游客沿着宽敞平坦的道路自驾而来,富有特色的农家乐里,旅客络绎不绝,村民忙着接待……
因路而生、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这一幕幕,在如今的蜀乡大地,寻??杉?。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数据:近年来,四川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8.6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随着一条条景观路、产业路的建成,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蛛网”铺陈,阡陌纵横,优美的乡村公路串联起田园、村庄、景点,有力支撑着四川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陈风(图片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一份责任
建设“四好农村路”,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四川把这份责任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社会发展,交通先行?!八暮门┐迓贰笔堑持醒搿⒐裨禾岢龅囊幌钪卮竺裆こ?、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建设“四好农村路”,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四川把这份责任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省委连续4年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一号文件安排部署,省政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脱贫攻坚、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考核范围,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落地落实。
解决“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具体问题,四川多部门齐抓共管。省级层面建立起省政府牵头,交通、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农村、扶贫等多部门参与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资金筹集、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等问题。作为牵头部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围绕项目进度、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重点,每月一次重点督导、每季度一次全覆盖督导,及时帮助各地协调解决具体难题;对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则建立问题清单,实施专项督导和蹲点督导。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统筹推进,筹集建设资金、制定支持政策,省审计厅规范招投标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多部门协调联动,合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以示范引领、典型带路,四川不断树示范、创示范,激励学习典型,丰富创建内涵。在政策激励上,对创建成功的省级示范县由省政府命名,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专项计划奖励,对创建成功的国家级示范县奖补资金2000万元。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四好农村路”建设方案、评定细则、考评办法等制度,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示范县创建。全省90%以上的市(州)、80%以上的县(市、区)也制定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激励政策,形成“省评示范县、市评示范乡镇、县评示范村”的格局和氛围。三年来,全省共创建45个省级示范县、10个全国示范县。
“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了群众,推进建设也要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主要标准。四川广泛发动群众捐资投劳,全力解决通村硬化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筹集难题;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鼓励受益群众参与建设过程监管、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道路建成后,又通过分段承包、家庭承包、设立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增加沿线群众收入,同时制定村规民约,发动群众一起来爱路护路。
一个抓手
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交通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重点推进
位于西部内陆腹地的四川,交通发展起步晚、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农村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面临很大挑战。要致富,先修路。四川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交通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重点推进。
给予保障。制度上,出台《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和《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和交通扶贫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省政府印发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加快农村道路客运、推进建制村联网路和村内通组路建设等系列文件;资金上,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稳定增长资金保障机制,全力保障“四好农村路”建设。各地通过争取开发性贷款、整合涉农资金和发动社会企业投入等方式,全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755亿元。
规划引领。四川先后制定出台“十三五”农村公路和客货运输发展规划以及养护发展纲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启动实施四轮甘孜州、三轮凉山州以及南充市、达州市等多个交通扶贫专项推进方案,以及县乡道改善提升、渡口改桥、溜索改桥、新建桥梁等专项工程,补短板、促发展。
脱贫攻坚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在省委、省政府印发的22个扶贫专项方案中,交通建设扶贫是“重头戏”,每年的一月,年度交通脱贫攻坚项目资金安排就已到位。对口帮扶,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对凉山州及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的壤塘、黑水、小金、色达四县“结对子”,推动各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和脱贫攻坚扎实开展。目前,凉山州除布拖县外,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的四县均已提前实现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四川创新不断。在甘孜、阿坝、凉山等建设任务重、施工难度大、技术管理能力不足的贫困地区,推行代建制和打捆招标,引进有实力、重信誉的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农村公路建设。道路建设重使用功能,不盲目追求“宽、平、直”。简化村道前期工作程序,允许地方先行筹资建设项目库内项目,让更多建设项目可及时落地。监管上,健全省市县三级农村公路质量监督体系,每个县设有农村公路试验室和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机构,农村公路质量实现县级专业监督全覆盖,农村公路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达98%以上……
“路就是风景、路就是产业、路就是资源”,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我省加快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美丽乡村示范路以及农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下大力气提升农村公路发展品质和支撑能力。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到2020年,全省每个县至少建成1条“美丽乡村示范路”,推动农村公路更好服务和支撑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张“蛛网”
农村公路不断向村庄延伸,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一张纵横交错、互联互通的“蛛网”
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通过持续强力推进,四川的农村公路不断向山区、高寒地区、民族地区延伸,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一张纵横交错、互联互通的“蛛网”。
打开四川交通图,可以看到:阿坝州偏远的壤塘县,已经实现了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毛细血管”正在向组、户深入;一条条盘旋山间的马路、直通高原的“天路”,宽敞又平坦,不仅是老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民心路”,也是带动产业、拉动旅游的致富路。
六年来,我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7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的乡镇和建制村均占全国同期完成数三分之一以上。建成安保工程6.4万公里,率先实现县乡道临水临崖高差3米及以上安全隐患路段路侧护栏全覆盖,建成渡改公路桥453座、改造危病桥1003座,建成溜索改桥77座,全面结束“溜索时期”。深入推进“交通+旅游”“交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幸福美丽乡村示范路建设,助力形成一大批幸福美丽新村、巴山新居、彝家新寨等特色小镇,为农村地区致富奔康提供持续推力。
行走四川县乡,可以看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已经建立,县、乡、村三级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专项经费?!端拇ㄊ∨┐骞费す芾戆旆ā氛钊胧凳?,养护质量检查评定、督导考核和激励约束等三项机制完备完善,农村公路管养能力、管养水平全面提升。
六年来,四川建成机养中心80个、超限检测站(点)165个,所有市(州)实现机养中心全覆盖,超限检测站(点)县乡道重要节点全覆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实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目前正全面推进绿化全川行动,大力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充分打造“畅安舒美”农村公路环境,全面推动农村地区更加宜居宜业。
深入四川乡村田间,可以看到:宽敞的农村路修到了家门口,公交车、便民小巴也开到了家门口,统一管理、安全放心,农民出远门“抬脚就能上车”??斓萃闵杞讼绱?,收寄包裹、农副产品售卖和城里一样方便。
六年来,四川积极探索农村客货运输和物流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交邮结合、“互联网+物流”,切实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有力支撑现代农业与新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全省所有县(市、区)均有等级客运站,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比例分别达95%、92%;物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省重要乡镇和建制村基本实现快递网点全覆盖,有力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昔日蜀道难,今日蜀乡畅。这张铺陈在巴蜀大地的“蛛网”,将一个个村庄、农田、景点串联,与国省干道、高速公路同频共振,奏响美丽的音符,遍及巴山蜀水。助力全面奔康、乡村振兴,四川交通发展正在书写壮丽新篇章。
省级示范县蒲江提前实现“6个100%”
以典型带动,以示范引领,截至目前,四川表彰命名了45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这些示范县做出了什么成绩?让我们走进成都市蒲江县一探究竟。
乡村路修得好
蒲江位于成都市的远郊,地形以丘陵为主。截至2018年,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468公里,路网密度2.72公里/平方公里,居全省丘区县首位,提前四年在全省率先实现通乡、通村、通组硬化路,公路列养率等“6个100%”。蒲江怎么做到的?
公路建设,资金是难题。在政策支持、财政稳定投入以外,蒲江突出资源整合,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部门争取、企业自筹、集体筹资和群众投劳为辅的多元筹资机制,先后整合交通、农业、旅游等各类补助资金18.2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路建好后如何管养?蒲江探索道路养护的专业化市场化。在成都市率先推行“事企分开、管养分离”改革,以政府购买服务,由专业公司进行道路养护,实现“公管所专职管、公司专业养、路段专人护”。改革资金供给模式,实行日常养护定额保障、养护工程按需保障、机构人员全额预算,并设立3000万元且动态补充的县级养护“蓄水池”。近年来,该县道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保持在全省前列。
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护路。蒲江设立公益性岗位,并首创公路养护“三字经”,将爱护公路写入村规民约,营造爱路护路良好氛围。成佳镇高桥社区60多岁的梁水华是一名护路人,她每天清晨和傍晚巡路两次,刮风下雨,从无中断。
有了路,公交车也开到了村里。针对偏远村社、重要旅游节点的特殊需求,蒲江开通了个性化预约定制、响应式客运服务,让广大群众“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城门”。
老百姓评价好
连续三年,蒲江县的农村公路建设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为何能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在蒲江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当地的“四好农村路”建设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生活更方便。将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规划“多规合一”,融入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元素,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通乡畅村达组的优质农村公路网络,形成了县城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20分钟交通圈。推动“交通运输+产业”“互联网+物流”“交通+电商”,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一站式”服务,全县物流配送服务网点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带动发展电商4500余家。
生活更美丽。结合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和全县产业发展,蒲江县将农村公路与山水田林湖、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风景线,精品旅游环线公路、绿道等串联起保利·石象湖、成佳茶乡、明月国际陶艺村等景区景点。农民居住环境品质提高,也吸引了游客前来,增加了收入。2018年,全线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增幅均超过17%。
生活更富庶。蒲江把农村公路作为全县产业发展的基础“骨架”,围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高质量建设园区产业路,连片发展柑橘、猕猴桃、茶叶三大优势产业45万亩,年产值35亿元以上,三大区域品牌价值达374.5亿元。以路为媒,不仅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蒲江还通过交通补助、人才津贴、专班接送等方式,吸引城市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促进城乡形态转型升级、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在成都市率先实现幸福美丽新村县域全覆盖。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8%、62%,城乡收入比为1.56: 1,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在绘就。
关键词:路网铺陈新蜀乡 乡村振兴奔小康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