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将人口老龄化挑战转化为推进人民幸福的积极因素——专访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将人口老龄化挑战转化为推进人民幸福的积极因素——专访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
新华社记者 安蓓、王雨萧、周圆
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养老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将探索一条怎样的养老服务之路?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
我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人口老龄化
问:如何看待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答: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将影响社会资本积累,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拉低潜在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会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压力。
在清醒认识人口老龄化现状和风险挑战的同时,还要保持冷静思考和信心定力。
首先,人口老龄化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自法国1864年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当前世界共有约190个国家进入该行列。
更重要的是,我国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人力资本优势。中华民族崇尚社会和谐、重视家庭伦理亲情、倡导守望互助的优良传统,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我国老龄化程度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可以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规避风险。
伴随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我国养老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机构数量超过3万个,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数占比约50%,总养老床位数超过735万张。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与养老服务快速融合发展,一大批企业在机构、社区、居家等各细分领域布局。我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战略机遇期,做好先手谋划,将人口老龄化挑战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积极因素。
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
问: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和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从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制定和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着力。
在养老服务方面,我国坚持保障基本、放活市场,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各方参与。
政府的职责定位是保基本、补短板,重点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迄今为止,我国持续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对经济困难的高龄老年人,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护理补贴。同时,政府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购买服务、运营补贴等手段支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未来,政府还将继续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我国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坚持放活市场,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各方参与,以普惠性养老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从未来发展看,需进一步拓宽视野,统筹事业与产业、基本与非基本,重点聚焦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
一是健康服务体系。围绕全生命周期和全人群服务,在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和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形成包括健康管理与促进、疾病预防、医学治疗、康复护理在内的连续服务,不断延长健康寿命。
二是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把握好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结合等关键点。其中,居家社区养老方面,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寡戏矫妫氐惴龀忠佳匣咕劢故苁е抢夏耆顺て谡栈?,提高机构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医养结合方面,多种形式搭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绿色通道。
三是适老化产品供给。鼓励市场积极开发适老生活用品、康复辅助器具及智慧健康产品等,支持形成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产业集群。
让广大老年人买得起、买得到、买得好、买得安
问:我国启动了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什么是普惠养老?这项行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推进效果如何?
答:普惠养老服务是在基本养老服务以外,面向广大老年人、靠市场供给、由政策引导的一种服务。
针对老龄化催生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今年初,国家发改委联合民政部、国家卫健委推出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主要解决广大城市老年人尤其是中低收入且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服务时面临的“买不到、买不起、买不好、买不安”问题。
专项行动按照“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的基本思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吸引城市政府和企业资源参与,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2019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新增养老床位7万张,吸引64个城市、119个项目参与。
一是多方联动“促普惠”。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价格合理、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需求旺盛;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养老服务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利润率较低,积极性不高。专项行动旨在破解供需矛盾,综合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城市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优惠等多重手段,帮助企业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使得服务价格能够“普惠”,与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退休金等相适应,让普通工薪阶层老年人买得到、买得起。
二是合作签约“列清单”。中央预算内投资着眼于支持城市整体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城市和企业自愿参与,以合作签约形式明确政策清单和服务清单。其中,城市政府以政策清单形式明确规划、土地、金融、财税、人才等一揽子政策,企业以服务清单形式承诺有质量保障的普惠养老服务,对外公示、接受监督。
三是金融机构“强配套”。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集团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共享专项行动项目信息基础上,签约金融机构承诺主动对接服务,向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服务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推动实质性解决养老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是竞争择优“抓项目”。专项行动优先选取积极性高、规划科学的城市,优先支持实力雄厚、项目优质、诚实守信的企业,优先选择融资成本低、服务质量好的金融机构,推动形成有效竞争局面,最终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好服务、得到真实惠。
问:针对居家社区养老以及医养结合等需求,有哪些安排?
答:近期修订的《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支持居家社区和医养结合类养老服务发展。
居家社区方面,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夯实养老服务网络,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赋能。其中,重点是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支持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增加家庭服务功能???,强化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服务能力。医养结合方面,支持专业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
实施方案将社区养老服务税费优惠等最新政策纳入“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单”,引导各地抓好贯彻落实。同时,按每张养老床位2万元的最高标准支持居家社区型和医养结合型机构建设。
专项行动启动实施后,我们一直在引导更多城市和企业参与,并做好项目滚动储备,2020年项目将在滚动储备中适时推出。(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养老 服务 老龄化 人口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