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揭秘阅兵音响保障 回声难题成功解决
阅兵仪式现场坦克飞机轰鸣不扰军乐声;音响保障指挥部保障现场音效品质
阅兵仪式结束没多久,网上就出现评论“今年的军乐太好听了,简直像影视作品配乐”。负责军乐团音响保障的调音师林强军说,“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阅兵仪式的音响保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声音采集处理(拾音)和扩音传输。音响保障指挥部是北京市庆?;疃鲋富硬恐?,工作人员近400人。今年音响部解决了历届阅兵的回声难题,在此基础上,开始追求现场音效的音乐性和CD品质。
虽然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这支音响保障团队的工作,音响保障指挥部总指挥钱岳林却说,“不被提及就是肯定,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出现纰漏”。
用两秒半时差解决反射声难题
天安门广场今年国庆新设置一组“红飘带”景观雕塑,长达一百八十米、宽四十米、高十六米。成为新景观的同时,也成为了音响保障指挥部新的“烦恼”。
9月10日,音响部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实地演练,钱岳林发现,“红飘带”的金属面对声音的反射非常严重,一方面影响现场观众收听感受,“礼炮一响,现场能听出好几响”,另一方面增加环境中的杂音噪音,十分影响徒步方队脚步声等细节的收音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第三次天安门广场演练时,音响部对十响礼炮中的五响取消扩音,摸索现场声音传播规律?!疤彀裁懦锹サ嚼衽谡蟮卦?50米左右,按照物理声学传播特性,每秒340米的传播速度,相当于有两秒半的时差?!鼻懒炙?。
找到这一规律后,音响部选择用扩音压制回声。即根据此前测量反射声时差,适当延迟现场扩音时间,保证扩音时声音与反射回的声音同步,“用我的声音把它盖住”。使用这种方法,解决了此前历次天安门阅兵都没有解决的反射声难题。
8次演练“每次都与实战不同”
“现场扩音跟现场直播是一样的,没有反复推敲、琢磨、修饰的时间,比如一个口令没有扩出来,就成为整场活动的瑕疵,再没有机会弥补了?!鼻懒忠恢备旅侵馗凑舛位埃饲暗难萘啡从植荒芡耆D庠谋碧斓那榭觥?/p>
阅兵前,音响部总共经历过8次全流程演练,包括部队演练4次,天安门演练3次,以及最后一次专项演练。而天安门广场每次演练都不一样。第一次演练没有军乐团,没有国旗护卫队,这就意味着音响部要用录制的军乐,从长安街南侧往北扩声。前两次没有礼炮,现场播放的也是从礼炮训练阵地录制的声音。用钱岳林的话说,即便如此弥补还是完全不一样,“这就像多次模拟考试,但跟高考一直有区别。”
今年阅兵现场又增加一项变量,观众席进行了分区。听众在国旗护卫队中轴线两侧,分低、中、高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间距大约9米,各自对声音要求不一样。高区距离远,低区靠近长安街,自然声、坦克声影响很大。于是今年首次尝试分区控制,每个分区单独设置一个调音台,共投入近百张调音台。
音响部共有390多人在现场,其中五分之一是参加过多次阅兵活动的音响老兵。钱岳林说,如此重大活动的现场扩声拾音,对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专业技能、操作技巧以及配合协调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每隔75厘米设置一个地面话筒
远近高低各不同,几乎是天安门阅兵音响工作的最好形容。因此阅兵当天,每个区域都安排了音响效果观察员进行实时监测。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钱岳林更是无心观看震撼的阅兵仪式,他需要掌握整场活动输入和输出声音的配比大小,保证听众听到“此刻最该听到的声音”。
现场,军乐团、实景声、徒步方队、装甲方队、群游欢呼、主持解说各种声音都在同步进行,钱岳林说,作为指挥,他需要掌握什么时间重点考虑什么动作。
为了每一处细节,不包括备份,现场话筒设置了364个,天安门广场灯杆上更新161根扬声柱。长安街沿线安装流动扩声设备520组。徒步方阵演练时,音响部到现场测量试验,考虑地面反射情况后,确定两次正步之间大约75厘米。因而阅兵当天,在天安门前地面每75厘米就有一个地面话筒,共放置7个。
“领导提了一个要求:世界一流、历史最好。这次总算完成任务?!鼻懒炙?,阅兵结束那一刻十分平静,这一次真的不留遗憾。
坦克飞机轰鸣盖不住军乐声
“阅兵直播不仅是重大新闻事件,更是一种艺术化的记录。”钱岳林说,在这其中“军乐团和合唱团带来的音乐便是整个阅兵的灵魂”。
林强军一直在反复调试,尽力追求CD品质。军乐团1500人、合唱团3500人,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现场配置。今年,军乐团为阅兵仪式新创作了9首进行曲,如何让音乐完美呈现也是林强军的压力所在。
虽说是千人团共同为阅兵仪式伴奏,但面对坦克飞机轰鸣而过时,还是处于“劣势”。为此,两团共使用上百个话筒,“整场阅兵三分之一的话筒都在这儿了”,动员了4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话筒的架设。
CD都是室内录制,而室外演唱会,大都采用发声体紧贴话筒的方式进行扩音?!罢庵址绞绞沟妹扛隼制魈鹄瓷舳挤浅6懒?,但个性过强,缺乏群感。”林强军选择采用古典乐的拾音方式,将话筒架高,通过远距离无指向或大指向拾音。声音柔和、群感好、有古典乐之美,但噪声问题又紧随而来,乐器之间串音问题也很棘手。
音响组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话筒,调试话筒摆放位置、高度、排列方式,尽力避开扩音串音方向,尝试了无数方案,直到临近阅兵前最后一次专项演练,才收获了理想中的拾音效果。
有网友评论,海军装备出场时,能清晰听到军乐中有长笛短笛配合模拟海鸥的声音,林强军说,“这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褒奖”。
■ 对话
●阅兵仪式调音师林强军
“国歌从我的调音台传出时很自豪”
新京报:军乐作为阅兵仪式的节奏担当,如何保障音乐性?
林强军:这正是我们工作的难点所在。方阵脚步整齐度、步伐调整都是通过打击乐,但打击乐声音太多,就会影响观众欣赏。作为阅兵仪式的背景音乐,各方面需求都要满足,所以需要做很好的平衡。
在我们的建议下,军乐团还做了队形上的调整,把大鼓从中间位置调整到最后一排。我们单独为小号做了分区,单独加了话筒,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笛子、小号、长号、黑管各种乐器还都比较明晰。
新京报:你一共参加过多少次阅兵仪式音响保障工作?
林强军:20年前我开始参加这项工作,当时正值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九·三阅兵”的音响保障工作,我也一直参加。
1999年我32岁,负责在天安门城楼为领导人拾音扩音。当时的心情可以用“无限荣幸”来形容。阅兵演练工作人员会配发工作证,每个工作区域有所不同,我拿到手的是一个“城楼证”,当时觉得很激动。
新京报:音响保障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多次参加是不是已经不再紧张了?
林强军:20年来,音响设备变化挺大。最开始保稳,现场军乐是通过模拟进行,当年拾音都是单声道,没有立体声。直到2015年开始出现立体声,拾音扩音录制,那也是我第一次做大规模的军乐团音乐立体声保障。
紧张不安确实比以前少多了,但现场军乐演奏的国歌响起,声音是从我的调音台传出来,就特别自豪,觉得一切付出都特别值。
编辑:李泽杰
关键词:阅兵 音响 保障 现场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