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中国70年就业发展回眸

安徽省定远县举办“2019年春风行动”系列春季招聘会活动。资料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湖南长沙,大学生朱炳辉成功创办智能机器人公司,不仅开创自己的事业,还招用20名大学生;山东济南,市民张忠华在政府帮助下当上了一名广场保安,解决了一家温饱;广东广州,1800多名来自四川的农民工乘专列抵粤就业,奔向新生活……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每时每刻每地,都在上演着就业的故事。
就业稳则人心安,就业稳则信心足。
坚持就业优先,鼓励创业就业,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亿万百姓有了赖以谋生的“饭碗”,生活越来越甜美,心劲儿越来越高。
从1.8亿到7.8亿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全球每年失业人口以220万的趋势增加,而中国却在为世界新增就业机会”“中国就业名列世界首位!”……2017年,国际劳动组织、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纷纷点赞中国就业表现,“中国就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发展之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劳动力市场日趋完善……“70年来,我国保持了就业形势长期稳定,有力支撑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比松绮烤鸵荡俳舅境ふ庞ㄋ?。
回眸70年,这是一份亮丽的就业答卷:
——亿万劳动者找到工作,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
1949年,全国就业人数只有1.8亿人,2018年,增加到7.8亿人,增幅达329.1%,高出同期全国总人口增幅1.7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闭庞ㄋ?。
——从一产到三产,就业结构完成从“金字塔形”到“倒金字塔形”的转变。
江苏南京,27岁的袁建刚刚荣升为一家西餐厅的甜品主厨?!拔壹依锶撕臀鞑鸵坏愣疾徽幢?,爷爷种了一辈子地,爸爸在厂里打工?!备咧斜弦岛?,袁建拒绝与父亲同行,一头扎进了餐饮业。
袁建家三代人的职业变迁正是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缩影。
1952年,绝大多数劳动者以农业为生,而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二、三产业就业人员迅速增加,到2011年,第三产业首次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2018年,我国一、二、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6.1%、27.6%和46.3%,逐步形成服务业占主导的现代就业模式。
——从农村到城市,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
“进城,那可是件大事儿”。新中国成立时,大多数劳动者都在乡村就业,城镇就业人员仅占8.5%。直至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放开制度的藩篱,释放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城镇就业人员才迅速增加。2014年城镇就业比重首次超越乡村,达到50.9%。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达4.3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6.0%,较改革开放之初增加了3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作生活更加平衡,老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1994年,结束单休制度,实行“大小礼拜”;1995年,全面施行“双休制”;1999年,调整形成黄金周;2008年,出台带薪年休假制度……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全年法定休息日才59天,现如今实行每周双休,再加上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全年休息日可达120天以上。
从铁饭碗到造饭碗
以创业带动就业
1978年12月18日,江惠群和她的24名姐妹第一次放下锄头,走进了“石岩公社上屋大队热线圈厂”,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打工妹”。
“当时用的是淘汰下来的旧机器,用脚踏、手摇生产电吹风里的电热线圈。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但不用再下地种田,工资还比种田的收入高3倍?!?/p>
1980年12月21日,温州姑娘章华妹拿到了中国第一张个体户工商业营业执照,懵懂中偶然成为“中国个体户第一人”。
“当时大家还是羡慕在国企、集体企业工作的人,看不起做小买卖的,自己也感觉头都抬不起来,但做了一段时间,发觉每天都有几块钱进账,感觉特别高兴!”
1996年7月10日,卢燕奔波在郑州的街头,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跑面试,成为我国第一批自主择业的大学生。
“当年新政策出台,我们这批毕业生回原籍可以‘包分配’,留在城市则要自己找工作,犹豫再三,我当时决定自己在郑州找工作。虽然整整跑了20多家学校才找到工作,但我尤为自豪?!?/p>
70年来,取消“大锅饭”,打破“铁饭碗”,从分配就业到双向选择,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到选择到基层就业,从谋求稳定就业到在创业天地里自由奔跑,我国就业制度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向市场就业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的极大释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需求日益提升?!按永投棵沤樯芫鸵?、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培育发展壮大?!闭庞ㄋ?。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创业进入黄金时代。
创业是更加积极的就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体制机制环境,创业热潮喷薄而出。
——改革释放活力,让劳动者想创业。
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开展“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市场主体准入改革,在“放管服”改革的推动下,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2018年全国日均新设企业1.8万户,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大量涌现。
——改革搭台助力,让劳动者能创业。
创业资金雪中送炭,创业平台铺路搭桥,创业导师答疑解惑……目前,我国众创空间数量达55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4000家,创业投资机构逾3500家,为“草根创业者”解决难题。
从稳存量到扩增量
着力化解结构性矛盾
新中国成立初期,400万失业人员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在那一阶段,我国采取了失业救济金、以工代赈、生产自救、转业训练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工作,对当时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就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扩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
90年代,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凸显。我国明确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筑牢保障网,绝大多数先后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按时领取基本生活费,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软着陆”。
“正是由于我们重视并致力于解决就业问题,不仅为劳动人民解决了饭碗问题,而且使共和国一次又一次地渡过难关?!?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说。
当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面临更加复杂而艰巨的就业任务,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
2018年年底以来,中央明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并首次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一系列稳就业措施出台:
对经济发展施加影响,使之更有利于扩大就业;对劳动者就业予以政策支持,调动其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对企业用人给予政策引导,使之愿意更多吸纳就业;对困难群体加大政策扶持,帮助他们摆脱失业困境;对市场供求匹配施加影响,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将失业治理防线提前,进行预防和调控;对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使之与促进就业形成联动……
“总之就是要千方百计稳岗位,力保岗位不流失,想方设法扩就业,多方挖掘岗位。同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
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熬鸵涤畔炔皇且皇敝?,而是长久之计;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坚持贯彻始终?!闭判〗ㄋ怠?/p>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创业 新中国 劳动者 人员 发展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