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心源性卒中需心脑同治
【把脉】
卒中作为重大慢病之一,是目前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共存,如房颤、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源性卒中已经成为老年人卒中的重要原因,迫切需要多学科合作、心脑血管疾病同治的医学模式。这对有效降低我国老年人口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致残机会,非常重要。
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严重,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是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报告,我国的卒中发病率为约350万/年,卒中患病人数1500多万,卒中死亡率则高达150万/年,还有几乎同样数量的致残患者。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比例高达87%。为做好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国家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早在2011年就成立并启动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目前已经在全国成立了200多家以神经科专家团队为主的卒中防治中心,制定了相关的诊疗规范和技术标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和会议研讨等工作,成果非常显著。
然而,当前的卒中防治仍然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防治对象主要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卒中,忽视了由房颤等心源性疾病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即心源性卒中的防治。研究表明,心源性卒中在临床缺血性卒中当中的比例,占到30%左右,其发生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致死率、致残率、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卒中,亟待规范化防控。
为提升我国心源性卒中的防治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和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在2018年正式启动了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项目,旨在联合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降低人群的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尽管这一项目得到了学会、医院的大力支持,并已经在多个地区和基地启动,但心脑同治概念及体系建设才刚刚开始。
应当看到,很多人对心脏疾病引起的卒中的认识还很不足。卒中是可以预防的,使用目前规范的治疗,可使卒中的发病率下降三分之二。心源性卒中的源头在心脏,心脑血管病同治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临床医疗模式。
笔者建议,整合资源,多学科合作,合力推进心源性卒中防治及心脑同治工作。在有条件的医院试点建立心脑同治学科和病房,并培养专门人才。
同时,组织相关学会和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基层地区,开展心源性卒中高危人群的全面筛查项目。房颤患者是心源性卒中防治的关键人群,且卒中的严重程度与房颤的类型显著相关。然而,目前房颤检出率较低,需要推广和普及房颤的筛查手段,如体表心电图记录、植入有创性的心电记录仪等,以提高在普通人群中房颤的诊断率,对心源性卒中进行早期预防,对老人和卒中的高风险患者应作为常规体检和医保的报销范畴。
此外,鼓励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针对心脑同治康复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促进临床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康复、护理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刘畅
关键词:卒中 心源性卒中 心脑血管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