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专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以大历史观为钥,方能恰如其分评价70周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围绕如何看待70年发展历程、辩证认识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中国如何更好地与世界相处等问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近日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他指出,跳出70年这一具体时间框架,运用大历史观来分析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方能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从两个“放”入手,观察70年历程
李君如认为,70年来,新中国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在徘徊中前进和推进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阶段?!罢馄渲屑扔形按蟮谋涓?,也出现过很大失误,如果仅就70年的时间范围来观察70年,对其评价可能出现偏颇?!崩罹缢?。
他表示应运用大历史观,从两个“放”入手,评价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将其放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180年的历史进程中,放到1921年中共成立以来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观察。
李君如表示,1840年以来,为实现民族救亡图存、国家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中国人做出很多尝试。包括但不限于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西体中用”,农民领袖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推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尝试多党制、议会制、内阁制等,但这些都没能带领中国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1921年中共成立后,通过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历经28年奋斗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和民族奋发图强的努力,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走上坦途的——经过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探索,成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步步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目标,向着强起来的方向努力?!崩罹缢?,从小的是非中跳出来,就能看到中共及其所领导的事业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前进的。
厘清重要问题,认识70年发展
粗线条概括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可将其划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李君如认为,如何理解前30年与后40年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看待新中国成立70周年需厘清的一个重要问题。
他说,有两种片面观点或错误倾向应引起关注:一是在肯定改革开放40年来历史性进步的同时,有意无意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二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成就时,有意无意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比后40年好。
“上述观点或倾向,之所以是片面或错误的,是因为它们不符合事实。”李君如说,改革开放的主要贡献有三:首先,中国找到了适合自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再次,在对内发展完善市场经济、对外全面参与全球化基础上,中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前30年与后40年的历史既有不同,又相互联系,并非相互否定关系?!崩罹缢?。
他指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历史过程,前30年为后40年作出3方面准备。以《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为标志,前30年为后40年进行理论准备;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成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标志,前30年为后40年进行物质准备;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标志,前30年为后40年进行制度准备。
“在前30年探索过程中,中国犯过错误,也付出很大代价。正因为有过去的教训,中国才会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今世界很多地方动荡不宁,但中国不大会乱。因为我们有过教训,渴望安定,知道动荡没什么好处?!崩罹缢怠?/p>
与世界相处,讲好70年故事
随着综合国力和影响力不断增长,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和思维范式下,让外界了解、理解中国道路与逻辑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制度,而且是很多西方人士没见过甚至没预想过的。比如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为国家资本主义,这就属于套用资本主义认识范式来理解中国发展,所以才会陷入误区。”李君如说。
他指出,在西方对华负面言论之中,既有恶毒攻击、诋毁反对,也有因不了解中国话语体系引起的误解。因此,不要简单地去抱怨或批判对方,最根本的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讲好70年来中国发展的故事,扩大对话伙伴圈。
“我们要注重把中国的实践经验、话语体系转化为外界能够听懂、认同并接受的话语表达。相较抽象理论,多讲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碰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悟出什么道理。认识是理性的,但讲述的故事应该是感性的?!崩罹缢?。
他举例说,脱贫是一项全球性话题,在西方主要归慈善机构负责,但在中国更多由政府主导。通过邀请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人士来华并在地方机构交流挂职,让他们近距离观察中共内部如何协调资金和生产要素调配,可以帮助其更直观、具体了解中国如何推动数亿人口脱贫,外界才会对中国经验更感兴趣,这就是以生动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的体现。
在中央党校工作期间,李君如参与接待了大量外国政党政要访华,也时常赴国外政府机构和智库讲述中国道路与发展理念。他认为,当中国变得更加自信,有助于把自己的故事讲得更好。
“如果不够自信,在交往中往往会低三下四、崇洋媚外,或狂妄自大、盛气凌人,国力的发展使中国可以有理有利有节的开展对外交往。中国也越来越意识到,吵架、批判不解决问题,通过平等、坦诚对话才能逐步化解分歧矛盾,增进共识?!彼?。(完)
编辑:李泽杰
关键词:中国 李君 改革开放 成立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