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黔品牌”释放经济潜能 助推高质量发展 ——探寻贵州经济“逆袭”密码
从贫困大省到GDP增速领先全国,从“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逆袭”已成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贵州经济蝶变的背后,是对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坚守,也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品牌经济潜能释放的结果。通过打造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黔系列”品牌,贵州加速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创新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文化品牌助推居民增收致富
贵州凯里市以酸汤闻名,如今通过开发黔酸宝系列产品,已经延伸出一条千亿产值的产业链。这是贵州借助文化产业品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每个民族都有其鲜明的文化风格,但是长期以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产品并未真正走出贵州。近年来,贵州制定了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强省战略,提出了以“工匠精神”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思路。借助“黔酒”、“黔茶”、“黔绣”、“黔银”等11个“黔系列”品牌,贵州形成了鲜明的文化名片,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动能,当地百姓也实现了就业增收。
黔东南州阿科里绣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州首家农民绣娘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技能培训到县、村,并将订单分发给当地绣娘,形成了集培训、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手工产业链,推动地方“造血式”扶贫。苗绣传承人杨科礼介绍,合作社成立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变,入社社员收入少则百余元,多则万余元?!肮ビ行┤艘蛭磺垢换崛ジ霞?,现在还能请人吃吃饭、唱唱歌。”
麻料村素有“银匠村”美誉,以精于银饰制作颇负盛名。该村曾经由于地理限制,村民收入来源少、收入低。后凭借非遗优势与政策支持,村民入股成立了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百匠银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工坊并提供免费银匠培训,带动29户贫困户脱贫并惠及全村180多户居民。仅此一项,全村每年收入达3000多万元,年收入上百万元的有13家,50万元以上的有21家。
“黔景”则是旅游品牌带动百姓增收致富的又一典型??锸心匣ù寰哂刑烊坏拿缱宸缜?,近年被逐步开发为“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农业部生态富民示范村”“全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
2018年南花村与黔东南州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南花村旅游产业。当年10月至12月,南花村累计接待游客约3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0余万元,贫困户脱贫出列12户41人。2019年五一小长假,累计接待1.1万人次。
“黔货出山”促进经济提档升级
8月21日,拼多多“农货节”上来自贵州六盘水的红心猕猴桃在秒杀开始7分钟内就售出了3万枚。近年来,贵州“黔货出山”势头强劲。2018年以来,黔南州“黔货出山”规模达9.1亿元,受益贫困人员5.4万人次。
今年以来,贵州省持续加大力度加快品牌经济发展。比如,贵州提出深入挖掘传承“黔菜”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黔菜”餐饮和贵州绿色食材品牌。黔南州今年还被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基地,并在都匀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此外,贵州还将建立上海生猪和蔬菜的外延基地。目前“黔菜入沪”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贵州每天向上海市场供应蔬菜22吨以上。
不仅如此,通过搭建“陆海新通道”,贵州的白酒、茶叶等特色产品还远销东南亚、中亚和中东等地区,实现了“黔货出?!?。
“我们的产品‘青钱柳’已经进入泰国和皇室用茶。借助‘一带一路’,我们要把品牌打出去?!惫笾荻荚让獠枰队邢薰径鲁げ贪詈焖怠W魑扒琛钡囊辉?,都匀毛尖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专项研究中,以32.9亿元的公用品牌价值位列榜单第11位,被评选为“最具品牌经营力品牌”。
“雷山茶”品牌也致力于做大做强。据了解,雷山县2019-2021年计划建成20万亩优质生态茶园,中低产茶园提升改造完成13.1万亩,新建茶园4.76万亩,新增茶叶加工企业21家,打造1家以上年销售额0.5亿元以上的茶叶企业集团和5家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企业。
“推动产业扶贫,实现乡村振兴,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品牌的附加价值。”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陆娟表示,我国农业品牌建设还存在品牌影响力有限、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和品牌建设主体薄弱的问题。应当明确农业品牌建设方向,利用政府政策资源、可把控的地理资源,建立包括准入、激励、约束、评价、反馈、治理等内容的农业品牌协同共建机制,以区域品牌带动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挖掘品牌发展、消费潜力的新力量,平台价值凸显。贵州经济正搭建创新型平台,助力产业发展。
雷山县以“网红带货”、“抖音直播”等新电商营销理念,借助“网红大V”的影响力,涌现出“手工苗绣杨阿妮”、“织锦小芝”、“Hey董悠悠”、“假如遇见李江富”等大批“抖音达人”,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抖音)扶贫合作项目为契机,带动雷山特色产品销售。2019年上半年,雷山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到18291.53万元。
部分“黔系列”产品还入驻了新华99平台。据新华99品牌顾问介绍,“截至目前,新华99APP已经成为赣州11个签约区县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的第一入口。推动了地方县、乡、村三级电商扶贫合作社建设,通过不断完善软硬件环境与服务体系,提高了合作社的信息服务水平。”
资源整合带动产业持续发展
老品牌持续发力,新品牌价值日益显著。8月23日,2019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推介会上公布的贵州“100强品牌”榜显示,作为“黔酒”重要成员的贵州茅台酒仍稳居首位。与此同时,新品牌加快崛起。其中“黔茶”品牌指数走势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创历史新高,达到186.39点,有效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南有毛尖,北有翠芽。发展百余年获百项殊荣的“都匀毛尖”与获国家金奖近九十次的“湄潭翠芽”相得益彰。如今,“凤冈锌硒茶”“雷公山茶”“石阡苔茶”“正安白茶”“梵净山茶”“瀑布毛峰”等一批地方品牌迭起,新茶品牌频出。随着“贵州绿茶”地标的申请,贵州形成了以昔日无名、今夕珍品的“贵州绿茶”母品牌为引领、多品牌集群的品牌发展路径。
不过,在专家看来,“黔系列”品牌作为多彩贵州的子品牌,仍需要加大资源整合,实现品牌共振,持续推动贵州文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项目走进贵州,也为贵州发展赋能。去年5月,新华社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了联合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汤向前表示,新华社开放21个报刊资源和全媒体资源,每年无偿提供1亿元左右的广告资源宣传“黔系列”品牌,极大提升了“黔系列”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黔货出山、助推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国家标准委全国品牌评价、批发与零售标准化委员会委员谭新政表示,贵州应对外传递贵州酱酒、贵州名茶、贵州名药、贵州特产、贵州工艺、贵州生物、贵州科技、贵州生态、贵州旅游等九张名片,并在五年内重点推出110个重点特色品牌,完善商业和诚信体系的建立,打造无形资产体系等十大战略体系,确保“黔系列”品牌可持续发展。
陆娟认为,要整合政府政策资源,首先要有政府专项经费,其次要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围绕品牌建设,出台土地、金融、税收、物流、冷链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借用政府力量促进品牌发展。
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姜卫红则表示,政府打造“黔系列”品牌是为了服务于经济发展,政府与企业是绿叶与红花的关系?!罢冉先惹檠笠?,企业也不能被动,应该主动行动起来。”(记者:班娟娟 实习生:陈淑兰)
编辑:秦云
关键词:黔品牌 高质量发展 贵州 经济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